□通讯员 陈梅蓉 卢永芳
本报讯 金秋时节,校园里的番薯成熟了。日前,千祥镇三联小学别开生面的“番薯丰收节”拉开了序幕。
带着对丰收的期盼,上午一到校,六年级学生就急不可待地拿起工具奔向番薯地,开始农作劳动。
挖番薯首先要割番薯藤。瞧,有的同学一手拽着藤蔓,一手挥舞镰刀;有的两人一组,一个负责割,一个负责拽;有的力气比较大,干脆徒手拽……不一会儿,就给番薯地剃了个“光头”。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奋战,地里的番薯都被挖了出来,整整装满了10多个篮筐。大家齐心协力把番薯搬到了自来水池边。五年级的学生自告奋勇,担起了洗番薯的重任。他们用手搓,用水冲,把番薯表面的泥洗得干干净净。
洗好的番薯,挑选出一部分用来沥番薯粉。六年级学生化身沥粉小能手。只见他们有条不紊地把一块块番薯装到脸盆里,倒进机器中,经过机器的加工,黄色的粉浆通过管子流进了准备好的大桶里。在厨房阿姨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会了沥粉、漾浆等工序。
沥好的番薯粉经过两天的沉淀,终于成型了。为了晾晒番薯粉,孩子们齐心协力倒掉桶里的水,然后用铲子等工具将番薯粉取出、捣碎,晾放在操场的竹席上。
“等到番薯粉晒干之后,学校将继续结合劳动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尝试亲手制作番薯片、番薯粉条、番薯饼、番薯羹等美食,让他们感受番薯文化,传承古老美食。”该校副校长黄贵苏说。
近年来,三联小学利用乡村学校独特的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劳动助力“双减”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汗水挥洒中体会“春种一粒粟”的辛劳,品尝“秋收万颗子”的幸福。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把劳动教育与学生生活习惯、学校课程相融合,让孩子学会生存,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