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点 补短板 强基础 精细化管理“绣”出高品质城市环境 2023年10月25日  

  □记者 胡媛 通讯员 傅清源

  本报讯 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城区吉祥路人气十足。近段时间来,包含吉祥路在内的金玉巷街区经过统一规划,沿街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提升,活泼时尚的商业街区特色与古建筑元素相辅相成。这是我市努力打造高品质示范街区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锚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更高标准,从细微之处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通过主动发现管理体系短板,积极应对基础管理弱项,融合网格化管理制度、数字化应用体系等举措,努力让城市环境更美丽,城市管理更精致,让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

  “一家人习惯饭后散步,以前遇上雨天总觉得路面很滑,走路得小心翼翼,现在安全多了。”经常去百工园散步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原来,为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给市民打造一个舒适的游园环境,市政公用事业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持续做好市江滨文化景观带公园的精细化管理,组织专业人员对青石板进行火烧处理。

  “百工园内立德广场周边铺装用的都是青石板,容易长青苔,表面光滑。”市政公用事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火焰对石材表面持续喷烧,石材表面会剥落,使光滑的表面变得粗糙,增加摩擦系数,从而在雨天达到防滑的作用。

  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发力,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具体路线,在市容环境、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推出了一项又一项新制度、新举措。

  城市道路反复开挖、未经审批就开挖等问题,不仅给群众出行生活带来不便,也影响市容市貌,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道难题。我市通过统筹年度计划、强化计划刚性、严格核准审批等措施,加大了“统”的力度,整合各单位道路挖掘项目建设计划,形成适合全市、统一步调、节省资源的实施方案。早在3月,我市就成立工作专班,坚持“管”的强度,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强化执法监督,形成监督管理的闭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马路拉链”问题。与此同时,“数字孪生东阳市地下管线管理系统”项目已正式启动,该项目将以数字化手段“绘制”地下管网一张图,有助于优化城市燃气设施、地下管线等安全运行,提升监管效率。

  今年以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性开展环卫机制、“马路拉链”、建筑垃圾管理等难题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其中,加快“一把扫帚”保洁机制落实,今年累计扩面173.3万平方米,保洁质量明显提升;规范道路挖掘管理,出台审批监管举措,完成审批备案837起,是去年同期的2.3倍;推动大型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全面推行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监管。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牵涉面广而复杂,我们将聚焦突出问题整治,不断改善提升城市环境。”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人表示。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神经末梢”的建设和发展,有效运用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一重要抓手,不断以“精细”为“织线”,“绣”出高质量城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