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艺术家” 2023年09月13日  

  □赵书婷

  老家在一幢四合院里。这些年来,只有爷爷奶奶与它相依为伴。

  村民都说爷爷是“四合院里的艺术家”。他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二胡、唢呐、锣鼓,等等。因此,宁静幽雅的四合院里,总是飘荡着古朴、清雅的乐声。

  也许是爷爷的名字里带着“文”,他特别文艺,特别热衷于摸索他的乐器宝贝。比如二胡,他经常会反复换码子,自己打磨整修。也因此,每次爷爷演奏的乐曲,音质或音色都会有一些区别,独具韵味。当他演奏的时候,奶奶就会去附近菜园倒腾泥土里长出的青绿,安静的小院只剩乐声绕梁。

  岁月悠悠,这就是老一辈的陪伴吧!

  爷爷还热情好客,在村里出了名。他有很多兄弟朋友,每到交流会或是重要节日,他都喜欢摆上那么一两桌。宽敞明亮的四合院特别适合呼朋唤友,有种天然的好客属性。爷爷奶奶做得很多拿手好菜,各类蔬菜取自菜园,新鲜环保,随便翻炒几下,就能唇齿留香。两人还配合灌糯米肠、做包子、烤干菜饼、蒸土鸡煲,让人吃得赞不绝口。爷爷还喜欢切肉摆盘,那一盘盘艺术品般的白切鸡、猪头肉、牛肉,都有爷爷灵巧双手的功劳。

  当然,爷爷奶奶的相处模式,并非都是岁月静好,时不时就是欢喜冤家。爷爷痛风又肝不好,却挺喜欢喝两口,奶奶就会念叨。当奶奶把剩菜热了又热,不舍得倒掉的时候,爷爷也会说上几句。两个“嘴硬”的人,内心都非常柔软。爷爷住院时,吃不惯医院的伙食,奶奶就赶回家做好饭菜,冒雨送去。吃着奶奶做的包子和饼,爷爷虽然嘴上嫌弃皮厚皮薄,但能吃下三四个,表情很踏实很满足。当奶奶身体抱恙的时候,爷爷会拖着因痛风而一瘸一拐的腿,奔来跑去。

  今年年初,爷爷突然病重,住了几次院,每次都是大半个月,奶奶总是耐心地陪伴左右,哪怕自己也身体欠佳,但都撑着笑容说,陪着挺好的,医院里24小时有空调有热水。

  爷爷走之前的几天,他还兴致勃勃地擦拭着宝贝乐器,说要出去吹奏,再赚一点钱,让自己的老伴儿觉得他已经好起来了。

  爷爷离开后,我们去四合院收拾房间,奶奶翻出了几盒点心,说这是前段时间爷爷给我们留着的。

  爷爷喜欢吃蓝莓。那几天,我从果园里摘了蓝莓回家,习惯性地往四合院赶,恍惚间却失落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已经永远不在。抬头,四四方方的天空里,仿佛有二胡和唢呐声拂过,那是爷爷留给我们的永恒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