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呼唤,赵雪红一身护士装,以和平时期的“战士”自居。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在一次次生死关头,赵雪红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让护理工作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感染患者急剧增加。浙大一院作为浙江省新冠肺炎诊治省级定点医院,负责全省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随着患者越来越多,一线“战场”急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进入隔离区统筹协调护理工作。
此时的赵雪红正在新西兰旅游,看见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她坐不住了。“我没心思玩了,我要马上回国!”面对同伴的不解,她坚定地说,“急危重症是我的专业,现在医院一定需要我!”
几经周折,赵雪红买到了一张回国的机票。在历时36个小时的辗转后,她终于回到杭州。顾不上休息,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拉着行李箱,直接奔赴之江院区。当赵雪红“从天而降”在同事们面前时,大家都惊呆了——毕竟这次旅游,她筹划了近十年才成行!
赵雪红带领护理队伍入驻ICU(重症)隔离病房,一“扎”就是整整105天,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5例,承担了浙江省95%危重型患者救治,创造了“危重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奇迹。
因尚不明确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气管插管成为当时最具风险的操作。赵雪红身先士卒,协助医生完成浙江省第一例新冠肺炎插管,打消了大家对插管的恐惧,为后续实施“尽早插管”的救治策略赢得了时间。
俯卧位通气、危重患者转运、肺移植围手术期护理……在新冠疫情治疗的每个高风险环节,赵雪红几乎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有我‘打样’,大家就没那么害怕了。”
“作为护士就应该眼里有病人,心中有热爱,才能去照亮病人生的希望。”赵雪红的同事们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值得一提的是,赵雪红还利用工作间隙,总结整理出十多万字的护理笔记,参与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被翻译成26个语种,在全世界232个国家发布,为世界抗击新冠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2022年4月,上海新冠疫情告急。浙江省卫健委紧急组建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赵雪红担任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带领先头部队驰援上海,为了确保方舱医院能够顺利开舱运行,她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同年8月,海南三亚疫情反复,她再次请缨,参加浙江援琼重症救治医疗队,这也是全国唯一支援三亚的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三亚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她再次担任护理领队,圆满完成任务。
同事心中的“提灯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