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防技防 最难的是心防
不少市民有这样的困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大、范围广,为什么还是有人上当受骗?
“其实,大多数受害者都曾接受过反诈宣传,但人防技防,最难的是心防。”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了一期近期发生的案例。我市一名女子沉迷于“刷单”,市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后与吴宁派出所民警一起上门劝阻,但女子被诈骗分子洗脑,负债也要去刷单,还说出了“我宁愿钱拿不回来也要冲一把”的荒唐言论。民警经过轮番劝阻,每天上门持续跟踪,才让她看清事实,卸载诈骗软件,及时止损。
正如电影里说的,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另一颗是不甘心。面对骗子抛出的诱惑,在“贪念”的作怪下,掉进骗子设下的陷阱。一旦被骗者蒙受损失,他们的不甘心又萌生出“捞回来”心理,使其一步步走向深渊。
工作人员介绍,很多人对网络安全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自信,认为自己不会被骗、没钱可以让人骗,“其实电信网络诈骗和文化水平、社会经历关系不大,‘高知’被骗的也不在少数。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了解防诈骗和网络安全知识,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
B
反诈民警:脚步再快点,群众的安全感更多点
□记者 韦敏航
“您好,我是反诈中心的民警,请问您刚才有没有接到让您转账的电话……”类似的话语,每天在市反诈中心重复成百上千次。针对冒充公检法、冒充客服、刷单兼职、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等诈骗电话的劝阻规范用语,市反诈中心预警劝阻席位的每个民警都烂熟于心。
据了解,市反诈中心每天接到预警平台的线索量在1000-3000条。每天,反诈民警需要根据接到的诈骗线索预警等级,及时研判市民所在地,通过电话、短信、上门的方式,想尽办法,在诈骗分子得手前阻止市民转账。
“与骗子通话时间长的市民,属于高危预警对象,紧急情况下我们会在保持电话连线的同时组织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劝阻。”市反诈联席办成员楼涵缥说,每一次接警、呼叫,都只为守护百姓的钱袋子,力争将骗局拦截在案件萌芽阶段。每天打上百个劝阻电话对反诈民警来说并不少见,“这点累不算什么,最让人着急的是遇到紧急情况,当事人却不相信,这大大增加了反诈工作的难度。”
楼涵缥说,每次接警、上门劝阻都像打仗,“争分夺秒”。“很多当事人被深度洗脑,被拒绝、误会是常有的事,但是作为民警,我们不能放弃,多说几句、多想想办法,效果就会不一样,每劝阻成功一宗,都实打实地帮当事人挽回了损失。”
诈骗分子的手法不断在变,我市在打击诈骗分子的同时,将工作前置,深入开展反诈宣传,从源头解决问题,做到“先发制人”。
近年来,市反诈中心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组织现场直播等大型活动,鼓励受害人在直播间讲述被骗经历,邀请横店群演走进直播间重新演绎诈骗过程,新颖的直播方式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直播间人数一度突破10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拍摄反诈短视频,让更多新鲜、真实的案件细节曝光于众,有效推动针对性宣传防范。
据悉,2021年6月,我市电信诈骗发案数在连续11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下降拐点,并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目前,全市共有40余支反诈宣传队伍奋战在宣传一线,每天与反诈民警一起,以最饱满的工作热情,谋划反诈宣传、推进预警劝阻,全心全意守护群众“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