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姐弟恋”趋势上升
尽管,“姐弟恋”在开始之初大多不被看好,甚至被贴上了很多标签,例如“男生幼稚”“女生强势”等等,但目前在我市,“姐弟恋”确实有上升趋势。
芳芳告诉记者,近年来,“姐弟恋”牵手成功的比例有所提升。市民政局婚姻登记大数据也显示,虽然我市结婚双方的年龄差,男方比女方大1至4岁依然是主流,但在2021年婚姻登记中,女方比男方大5至9岁的情侣有82对,比2011年多了16对;女方比男方大10至14岁的情侣11对,比2011年多了6对。
25岁的小陈和小金相识于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当时过年回东阳,和一群朋友约好去千岛湖玩。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聊天,我觉得他这个人想法挺成熟的,外形也是我喜欢的那一类,就会在人群中特别关注他。”小陈这样说起和小金的初次见面。
旅游回来后,他们线上聊天日益频繁。“一开始,我心里挺犹豫。”小陈表示,得知自己和小金相差3岁后,特别是考虑到男方还在上学,而自己已经工作,认为双方对社会的认知存在差距,始终不敢主动迈出第一步。
不过,小金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在爱情面前,年龄不是问题。
“当时,我们会约着在周末见面,有时我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情绪较差,他就会带我玩滑板、打羽毛球,让我释放压力,也常常会给我准备一些小惊喜。”小陈说,好的情侣要能互相理解对方、照顾对方,带来正向的情绪价值。通过接触,小金的沉稳让小陈改变了起初的看法,互有好感的两人成为恋人。
芳芳说,在传统婚恋市场中,32岁以上的女性,向上择偶的空间缩小,部分家长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后,也能接受比自己女儿小的男生。同时,有些女生择偶时会明确表示不喜欢比自己年纪大的“大叔型”男生,觉得年纪稍小的男生更单纯,彼此间的人生观会更契合。
谈过两段姐弟恋的男生小郭说:“女生年龄稍大会更加懂事,能在更加成熟的层面思考问题,彼此也能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当然,双方的三观,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也是要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