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综合报道
撤掉门前垃圾桶,设置“两定四分”生活垃圾投放点,是我市大力推行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做法。近日,记者前往部分住宅小区、道路了解垃圾分类落实情况。
7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白云街道蓝天社区后上田小区,发现“两定四分”生活垃圾投放点旁的空地上堆放着成堆的生活垃圾,包装袋、塑料瓶、泡沫箱、瓜果壳等散落一地,散发出的难闻气味引来了不少苍蝇、蚊虫。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江滨南街与书院路交叉口附近的垃圾投放点。一位路过的市民说:“很多人都不遵守定时投放的规定,工作人员前脚刚清理干净,后脚又丢满了垃圾。”
随后,记者对新安街、西街等多条道路进行走访,发现部分路边果壳箱内塞着生活垃圾袋。虽然果壳箱内放着可回收垃圾桶、其他垃圾桶,但桶内垃圾并未分类投放。“沿街商户、背街小巷的一些居民会随手把家里的垃圾袋带出来,投放到路边的果壳箱内。每天清晨,果壳箱总是被垃圾袋塞得满满当当,如果塞不下了,行道树边、路口的地面上也会堆满垃圾袋。”市环境卫生处工作人员说,为避免影响城市形象,垃圾巡回车只能进行不间断清运,尽量缩短垃圾停留时间。
垃圾分类既是民生问题,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的体现。希望居民能提高自身素质,相关部门能拿出更加有力有效举措,助力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对此,本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白云街道蓝天社区后上田小区垃圾投放点旁堆满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