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开始的前几天还懂事听话,这两天已经喊不动了。”近日,张女士对儿子成天在家玩手机的行为发愁。张女士夫妇都是上班族,白天只好将上初二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我们早上出门前给孩子准备了饭菜,中饭只要他加热就能吃,但他宁愿吃泡面、点外卖,也不肯进厨房,更不想出门去附近外婆家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说,孩子大了有自尊心了,也不敢过分责骂,可是只知道玩手机不会照顾自己,实在让人担心。
张女士说,儿子在小学时期懂事听话,上初中后就逐渐变得“不近人情”,特别是给他买了手机之后,手机不离手,放学一到家就躲进房间,家中来了客人也很少走出房门与人交流。面对儿子的反差,张女士断言:都是手机惹的祸。
这个暑假,不少家长与孩子在争夺电子产品的使用权上斗智斗勇。记者打开教育公众号中有关如何有效预防沉迷电子产品的文章浏览,评论区里广大家长纷纷亮出奇招:改家里无线路由器的密码、给电子产品上密码锁、排满暑期培训班让孩子无暇玩手机……
“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实在防不住。”有名家长在评论区称,孩子暑期作业中有不少内容需要用到手机,比如查资料、听听力等,只好把手机给他。
“平时我们要上班,没时间管他。这两天发现孩子一拿到手机,就在群里跟同学斗图,下载表情包。我担心这个暑假结束,作业写不了多少,眼睛倒是要看坏了。”
手机打卡、查资料、对答案,成了很多孩子使用手机的绝佳借口。
一名家长说:“我们也想彻底把手机管控起来,但没办法。孩子借做作业需要,让我们将手机留给他。白天无人看管,他就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暑假最考验的是家长。”
不少家长困惑不已,手机到底有何魔力,让曾经听话的孩子与自己“水火不容”。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成了导致孩子不听话的元凶?答案不是完全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