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何晶晶 赵丽君
本报讯 3月,省特级教师卢雁红到校讲学;4月,省特级教师葛敏辉、杨凯明先后带数学名师到校指导课堂教学并讲学……今年以来,时常会有市内外教育界“大伽”走进横店镇官桥小学,问诊课堂教学,把脉教师成长。该校以“红苹果加强党建”为引领,有效融合学校中心工作,积极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持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赋能教师发展。
深耕立德树人“芳草地”
官桥小学青年教师吴灿灿对专业发展有着强烈的渴望,学校为她“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和市内名师“同课异构”,和校内老教师“师徒结对”,定制外出学习单……吴灿灿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积极主动地扬长补短,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如何让教师从“被动进步”升级为“主动进步”?官桥小学以教师成长需求为导向,以“写好字、讲好话、上好课、带好班、读好书、写好文”为目标,通过学校“明德大讲堂”、校本教研、教师书法培训等方式,开展以理论学习、课堂实践、素养提升为主要内容的“互助型”“项目化”教师专题培训,培育“十优”教师。
“以前课文教学时,一般都是就课论课,没有特别顾及单元整体和整书教学。”通过到外听课学习,与名师“同课异构”研讨和不断反思后,新教师徐佳丽对学生评价、提问的自主和互动生成更关注了。“通过培训,我对论文和课题的撰写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自己的所思所得都以论文或课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市学科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陆格老师说。
打通教师成长“幸福路”
通过围绕主题、个人构思、集体备课、个人上课、集体评课、反思重组和专家助力,在“七步研修”组合拳的淬炼下,青年教师陈丽静的综合素养迅速提升。作为数学教研组组长,她与成员共备课、同推敲、优学案,通过反复“磨课”,不断反思问题、重构课堂,让数学课堂既有“数学味”,又有“情感味”。
在“七步研修”基础上,官桥小学还注重教研组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开展“请培入校”系列教师素养提升活动,卢雁红、杨凯明、葛敏辉等省特级教师先后到校为教师教学工作赋新能。该校师生发展中心负责人陈美燕表示:“研修中,我们注重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借智引智,也注重发挥教师个人的智慧,努力做到‘人人参与、个个研究、共同成长’。”
在打造轻负高效课堂方面,官桥小学倡导教师将“学生在课堂正中央”理念贯于备课、上课、作业评讲、作业辅导始终,做到扎实、充实、真实。
近一学年来,官桥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实现了增量提质、减负高效,收获了累累硕果:1人获评2023年市教坛新秀,1人获评市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近45人次教师在市级以上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