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倩玫
圆角柜是典型的明式家具,流行区域遍及大江南北。“上小下大”造型的圆角柜,又可称之为“A字柜”“面条柜”。看似简单的柜子,其实有非常多的奥妙在里头。
通常,人们在识别圆角柜时,往往只看外形。如四个柱造型,有前门,有盖帽;内部有带闷仓或不带闷仓,上小下大造型,看整体比例是否得当;用料、花纹漂不漂亮,门板花纹对不对称;外形的好坏,形体是否美等等。
然而,圆角柜除了外表美以外,还有更深的奥妙在里面:年代早的圆角柜,稍微讲究的,周围四框、中心板、上面板都是用黄花梨,后背面则用杉木、松木。背板使用杉木的目的,是要往这上面做披麻批灰,披麻批灰是为了保护靠阴面的背板不被腐蚀。而用杉木做背板,是因为杉木的木性稳定,木头结构疏松,表面犀利,比较粗,灰更能抓得牢。
古人在做设计的时候,都是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而做出调整,他们对美学非常讲究,对力的原理认识可能不像今人那么明了,但是在家具设计中,仍无处不在地体现对力学使用的完美境地。
圆角柜是“上小下大”的造型,符合人的视觉落差,远近都觉得好看。不仅如此,圆角柜的侧面也是“上小下大”造型。因而后腿上部就要收得少,前门收得多,柜子才会更稳。当柜子的门安上去,重力的中心就往里面偏了。开的时候手用力,松开手就自动进去、关上。整体线条利落清爽,一气呵成。
此外,圆角柜的两个抽屉也非常讲究。一个真正工艺到位的圆角柜,两个抽屉的上面是封死的。形成一个严实的抽屉,其中一个抽屉往里推的时候,因为内部气压的作用,另外一个会自动往外推。
简单的圆角柜,除了外形美、工艺精,还有古人的智慧深藏其中,体现了美学、力学。这些都是古人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与运用而做出的设计。
圆角柜没有太复杂的造型和华丽的装饰,通体光素的造型尽显其简洁雅致的本色,丝毫无拖泥带水之嫌。圆角柜可成对摆放,也可单只摆放,依个人所喜或居室面积而定,文人更倾向于单只摆放,灵活搭配,富于变化,惊喜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