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医疗政策送到家门口 2023年06月01日  

  “小巷医生”零距离服务

  助力打造未来社区健康场景

  近年来,白云、江北、六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组成的“小巷医生”队伍,进一步通过上门随访、义诊、健康教育等形式,送医养服务进社区、进家庭,让社区群众享受到了未来社区建设带来的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近日,记者采访了数位家庭医生,她们不仅为民提供医疗服务,还深入居民生活,切实为民解忧。

  本版文/图 记者 郑晓东

优惠医疗政策送到家门口

  “夫妻俩只要带着这张检查券,填好信息就能免费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省下几百元钱。”5月30日,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科护师蒋惠珍告诉记者,她目前是白云街道金星小区的签约家庭医生,该小区本地人口1700余人,还有3000余外来人口,日常巡诊过程中,不少外来人口也会前来询问健康问题,让她意识到及时宣传健康知识和优惠政策的重要性。

  蒋惠珍自2008年从事家庭医生相关工作以来,担任过下昆溪、接官亭、望江等多个小区的家庭医生。每到一个小区担任家庭医生,她第一件事就是上门随访重点人群,掌握小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居民的基本情况。蒋惠珍表示,一些居民健康意识不强,最初宣传健康安全知识时还得到了“不需要”“没听说过”的回应。随后,她“对症下药”,帮助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等且不方便出门的老年人送药上门,以实际行动赢得居民的信任和好感。通过日常巡诊、检测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劝导和教育,小区居民预防慢性病意识慢慢提高,开始主动了解相关知识。

  今年3月份,蒋惠珍通过院领导邀请了市人民医院的糖尿病专家门诊主任医师为居民开展了糖尿病防治知识讲座,前来听讲的居民济济一堂,认真听讲之余,还提出了疑问,一一得到解答后,老人们在感谢专家医师的解答之外,还为组织讲座的蒋惠珍伸出了大拇指,希望以后能开展更多健康知识讲座,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而在居民需要蒋惠珍帮助时,她也会及时上门义诊。疫情防控期间,一家福利院的老人不慎摔倒导致头部流血,因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不愿去医院包扎,担心自身会被隔离,遂向蒋惠珍寻求帮助。当时已经是夜晚9点多,正在陪伴孩子的蒋惠珍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往福利院,做好防护措施后为老人进行了检查,包扎好伤口确认老人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后才离开。

  蒋惠珍表示,家庭医生就是要把自己当作居民的朋友,在交流、接触过程中更自然地了解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叮嘱他们按时按量用药,提供咨询和帮助,守护每一位居民的身体健康。

  蒋惠珍

为民服务不分时间地点

  “小王医生,我身上出现了红疹,该怎么办啊?”夜里12点多,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药师王庆男接到了新联小区居民的来电,因为时常到小区联系开展送医疗服务,王庆男对大多数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都有所了解,结合该居民的健康档案和描述的症状作出诊断后,建议该居民购买了相应药物。该居民服用药物没几天,症状就消失了,再次联系王庆男表达感谢。

  王庆男2017年来到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后,开始联系新联小区。据了解,新联小区共有居民1500余人,她每年都要对小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进行更新,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居民和重点人群,每周上门随访后,就实时更新健康档案。

  “每周我们都会根据工作安排联系小区开展相应的医疗服务。”王庆男说,这周重点筛查直肠癌,她就会提前和小区干部联系,通知相应人群于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检查,她还会为老龄人群测血压、叮嘱用药、宣传健康知识等。

  除了医疗服务,王庆男还会用心观察小区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一次上门随访小区老年人身体状况时,王庆男细心地发现老人存用的感冒药已经过期,当即将过期药品进行了处理,并告知老年人服用过期药品的危害。小区老年人有时去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忘记带现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联系小王医生,王庆男会及时帮助老人垫付,如果正值下班时间,她还会一路护送老人回家。这些举动获得了新联小区老年人的一致点赞,不时送上他们自己种的瓜果蔬菜聊表心意,感谢小王医生对他们的帮助和关心。

  “听诊器、血糖仪、血压计……”王庆男清点着医疗用品,准备前往新联小区,她说道,以前有些居民健康意识不足,身患慢性病的老年人也嫌麻烦不愿接受检查,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们逐渐转变思想,做到按时服药,生活习惯也有了改善,这就是用“仁心”赢得了“人心”。

  王庆男

  马凌

帮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江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检科主任马凌,当医生已有15年,2011年到江北后,一直负责联系社姆新村。该村位于江北街道北面,下辖7个自然村,共1500余人,最远的自然村楼里已与诸暨相邻。

  “刚联系社姆新村时,地理位置不熟悉,居民家庭情况也不了解,不知如何下手。”为了尽快了解社姆新村的整体情况,马凌积极和社姆新村干部联系,在村干部们的配合下,对随访对象开始一家一户上门了解,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村民用药或是身体出现问题时及时电话询问。

  有一次,一70多岁的村民干农活时突然感觉脚麻,立即想到了马凌。通过一番仔细了解,再结合该村民的身体状况,马凌初步认为该村民症状为“脑卒中”,让村民的子女赶紧陪同去医院检查。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脑血管意外,如果不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该村民的症状将进一步恶化,继而偏瘫。村民及其子女对马凌感谢万分:“幸好当时听从马医生的建议,老人家的病情才得到了控制。”

  马凌觉得,得到村民们的认可,是一名家庭医生最好的回报。在日常巡诊中,马凌通过和村民攀谈、咨询,逐渐掌握了大部分村民的姓名、病情和服药情况。日复一日的坚守和奉献,让她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喜爱。社姆新村临近社姆山,每到夏季蚊虫较多。每次马凌上门随访或是为村民测血压、血糖时,大家就为她提前点好蚊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让马凌感受到了村民对她最质朴的关心和回报。

  治小病、管慢病、防大病,马凌担任平凡的家庭医生已有12年,不仅帮助社姆新村村民消除了日常病痛,更送去了科学理念和正确的生活方式。马凌表示,被居民需要、获得群众感谢就是对她最好的肯定,今后她也会持之以恒地为村民们做好医疗服务,筑牢大家的健康安全防护墙。

深入居民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阿婆,您这血压有点高了,最近注意饮食和运动了吗?”昨日,六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丹在六石小区为居民测量血压时,还不忘关心居民的饮食生活习惯,劝导他们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回忆起2011年刚担任六石小区家庭医生时,吴晓丹表示当时可谓任务重,时间紧。六石小区共有3000多人,其中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居民有600多人,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血压、血糖检测和重点人群随访更是艰难。为了让居民尽快配合工作,吴晓丹每晚一有空闲,就一边带着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去六石小区休闲广场散步,一边和居民们闲聊,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普及一些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要的健康知识。久而久之,吴晓丹的孩子都对健康知识有了了解,碰到熟悉的居民更是主动打招呼。

  这一举动打开了居民的心扉,不少居民从一开始的不闻不问甚至不配合,到如今积极主动测量血压血糖、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吴晓丹表示,居民配合工作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效率,也让居民真正了解到各自的身体状态,帮助他们出现病症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此前,有一40多岁的居民,吴晓丹多次为该居民测量血压偏高,且其父母患有高血压,随劝导该居民服药治疗。当时该居民认为没有头痛、头晕等不适情况,没有服药的必要。直到一次和家人打麻将时突然昏倒,送往医院治疗发现是脑出血,虽然及时得到救治,但也留下了后遗症。该居民得到治疗后一度变得消极,吴晓丹得知后,上门开导,协助该居民进行恢复性锻炼。经过数月的努力,该居民的后遗症得到极大缓解,表示当初应该听从劝导,早点关注身体健康。

  此外,在为居民进行血压血糖检测时,吴晓丹还会将自己的健康生活小知识传递给每一名居民,如泡脚时合适的水温、如何控制日常饮食中的油盐,通过患者自治的方式提高小区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切实让家庭医生成为小区居民身体健康的“守护神”。

  吴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