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斯璟
本报讯 历史知识百分大挑战获奖名单、高二年级生物模型比赛获奖名单、高二语文知识竞赛获奖名单……近日,市外国语学校年级组的表彰廊里张贴着一张张获奖名单。该校以“‘赛’青春 ‘竞’未来”为主题举行了各学科趣味竞赛,各年级备课组花样百变,将知识与竞技融合,让学习和竞赛变得活泼有趣。
“双减”下,如何设计趣味竞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各学科组老师各显神通,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难点设计了丰富的赛制,让同学们不禁发出了“原来还能这样学”的感慨。
用四张报纸设计出承重最大的纸桥,技术学科的命题不仅是知识的学以致用,更是动手能力的考验;以某一历史事件或遗址为主题制作手抄报,历史学科的“以笔书史”体现了个性化探索的过程;为你最喜欢的一本书写一篇演讲稿,语文学科的阅读征文是一次文心的淬炼。生物学科方面,同学们用五色黏土、废弃物品等材料制作了精致巧妙的半立体生物模型,生物教师陈亚倩一边打分一边夸赞:“同学们精心制作的作品让我感到惊喜,相信他们能对进一步发现生物学科的魅力,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此外,政治逻辑学知识竞答、化学玩转方程式大赛、物理百题大战等都激起了同学们的热情。
“开展丰富有趣的学科知识竞赛,既是学校从学科入手对‘双减’政策开出的一剂良方,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该校教务处主任冯建伟介绍道,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考,推动学生主动聚焦学科难点和学习痛点,让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这不仅优化了作业结构和教学设计,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跨专业、跨学科融合创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