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书房火了,横店供电所的员工干起了“好书速递”的“副业”,他们出去检修、巡线时,车上都会放几本书籍。
横店华夏影视文化产业园集聚了13座绿电摄影棚,供电所员工定期会去巡检棚顶的光伏发电情况。2022年3月,穿着工作服的杜伟强完成巡检任务,即将离开影棚时,被横漂莎日娜叫住了,“同志,我这几天档期安排有点紧,你能帮我把这本书带回行知书房吗?”前几日,莎日娜从行知书房借了书,并带到片场阅读,刚好这天看完了,“书房每天下午四点半关门,我怕没时间去还书借书。看到你们的工作服,就想让你帮忙归还。”
在电话与汪逸粹沟通后,杜伟强把书带回了书房。“莎日娜,这名字好熟悉啊!”汪逸粹打开微信,“她还是我的微信好友呢!”原来,2022年9月,为考低压电工证的莎日娜来到书房,对书房一见倾心,从此几乎每天过来学习。将近两个月后,汪逸粹忽然收到她的短信,她居然顺利通过了考试,“要知道我所在的考场上,基本上是你们国网的小年轻啊!”
晚饭时,徐进军听说了此事,于是告诉大家:“你们以后在片场碰到书友的话,可以问问他们想看什么书,我们给送到片场。”
“我这里有个书友微信群,你可以让他们扫码入群,有什么阅读需求直接在群里告知。”汪逸粹的此语让大家都乐了。这个来自江西的女孩子喜爱阅读,热爱图书馆工作。她来到行知书房后,就建立起读者微信群,两年时间下来群里已有将近200人。“他们都是书房的忠实读者,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会员。如果他们有特殊需求,我都会请示领导,想方设法满足。书房每周一闭馆,如果个别人真有需要,我们也为他开放。至于调剂书籍,更是家常便饭啦!”
除了片场,横店供电所的“好书速递”业务还延伸到了大山深处。
2022年8月,一名叫金晓进的小朋友在妈妈带领下走进行知书房。见到满屋子的书籍,瞬间激动起来,很快挑好一摞书籍,办理了借阅手续。闲聊中,汪逸粹得知,金晓进家在东阳江镇八达片区,那里公共设施不够完善,仅有的几本绘本已被孩子们翻烂了。
作为“东方好莱坞”最重要的能源供应部门,横店供电所服务半径达100多公里,最远处在位于东阳江源头的八达片区,那里有几十个留守儿童。“我们可以利用定期巡线的机会,给孩子们送去合适的书籍,下一次再出任务时,回收更换就行。”横店供电所很快建立起一支由18名巡线员工组成的好书速递志愿服务队,“我们还会告诉孩子,如果他们随父母去城区,可以在市图书馆和任何一家城市书房还书借书,因为我们已经结成了联盟。”
书房为横漂、为横店居民送去了知识之光,也为横电人提供了精神滋养。金鑫霞是虎牌电务东阳分公司的员工,去年3月被外派到横店供电所从事业务服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书房,顿时被吸引住了,于是向公司申请常驻横店供电所,为的就是可以每天亲近阅读。
“作为我市服务范围最广的供电所,尤其是在横店镇工业、影视业用电业务极为繁忙的情况下,横店供电所对于书房的创设,有着从无法理解到欣然接受的过程。”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周露芳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道路上,精神“充电站”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守护光明,点亮心灯。“横电·行知书房”不是定格于一隅的孤岛,而是让更多从中走出的人化身行走的“充电宝”,为实现精神富裕、文化自信,持续充电。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