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在左,烟火在右 2023年04月14日  

  远方的你:

  见信如晤,可释远念。

  我在平行世界里陪着你踏入了高中的大门,在人生新的阶段里,你开始慢慢探索各种各样问题的答案。

  我仍然记得,你偶尔会在安静的自习课神游,悄悄地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你也会在刷时事新闻的时候突然停下来,思考着我们到底歌颂的是苦难还是其他更深奥的东西。你也会在大时代人们观念发生转变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记得你在日记中写下了对当代年轻人提前立遗嘱的看法,还写下了一些略显幼稚的时评。你带着少年的热血,却不失理智地慢慢与世界接轨,你会为素未谋面的人悲伤、欣喜、激动、愤怒,虽然你无法真正感同身受,但又反反复复地提起。我想,是时候向你抛出一个问题了:正值青春的你是怎么看待孤独的呢?

  因为不知道你收到这封信时会如何,我便先借此聊聊我的一些拙见。

  孤独,带着双面性。苏格拉底曾经这样说:“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已成为这个大千世界的一分子,我们有幸与周围人相识,与世界相遇相伴,我们宿命般地融入,不应只是过客,应该像网络热词说的那般“格局打开”,心怀世界,大步前行。

  袁隆平经历了数次饥荒,看着人们被饥饿折磨得生不如死,人性遭受着极大考验,这一些深深地触动着他。袁隆平年少立志,一个“禾下乘凉梦”不仅让全中国人民能吃饱饭,还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吃得上饭。吴孟超院士行医多年,想患者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宣扬着华夏医者悬壶济世的精神。他们与陌生人相遇,却如亲人般对待,若他们崇尚着精神上的孤独,我想应该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我所说的这种精神上的孤独,是对世人生活状态的无情,是对社会现状的麻木与漠视,患有这种“孤独症”的人大都将自己活生生、血淋淋地从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网中剥离出来,浑身是伤,带着冷漠的刺,做着一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这种孤独的人便是可耻的,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一座封闭的岛屿上建造着高高的栅栏,冰冰冷冷的心也终不得人间烟火气的慰藉。这在我看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了,因此我希望你能多去体会这种烟火气,去发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蒋勋又曾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太多太多的时候你会感到孤独,比如在人声鼎沸中呐喊却无人在意,比如满腔热血喊出自己美好的理想时,遭来他人的不解与嗤笑等等。然而往往这时你应该更加清醒,因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感,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获得那份让人倍感安心的归属感”。不能忍受孤独,在寂寞中随波逐流,总是渴求着他人认同,随着时间的流逝,你将会在人生路上步履艰难,左右掣肘。所以,大胆地坚定地去选择孤独吧,孤独的人生会是充实的,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不断修行,就像史铁生于漫长且煎熬的黑夜中听见生命的震颤;就像江梦南于无声中突围,走向更宽广的世界;就像南仁东只身一人踏遍深山,只为看见更广袤的宇宙。“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与其做着没有灵魂的傀儡,不如与孤独为友,回归真正的自己,在孤独中重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汲取成长的力量。

  愿你孤独在左,烟火在右。能立于安静的岛,也爱看一看带着烟火气的小巷。最后以余秋雨先生的话共勉: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顺颂时祺

  平行世界里的我

  2023年四月天

  高一(6)班 李紫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