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庆
“这两年,我从坐办公室的萌妹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女汉子’。”
当问及创业历程,90后农创客陈苗苗笑着打趣道。
“逆向”转身,从设计园林到繁育种子
陈苗苗毕业于厦门大学景观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过相关工作。后来,受家庭影响,她到种子公司工作了几年。其间与农户打交道的所见所闻,让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每到备耕时节,种植户总会感叹种子不够、种子质量没有以前好。”种植户们流露的无奈之情,让陈苗苗感同身受。在农村长大的她决定豁出去一次,做一件自认为有意义的事。“我觉得繁种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是因为成本高、风险大、利润薄等因素,少有人涉足,导致人才断层。但育种是种粮必不可少的环节,年轻人有义务把它发展起来。”
说干就干,2022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陈苗苗用房子抵押贷款,租了仓库,买了育种设备,流转了500亩田地,成立金华米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开启创业之路。
景观设计是项美的事业,种子繁育却又苦又累又脏,这样的“逆向”转身,陈苗苗毫不犹豫。
奔波寻种,亏本为种粮户提供原种
公司成立时,正值春耕备耕时节。陈苗苗既要采购原种为第二年春耕繁种,又要帮助种粮户采购早稻种子,“那时候,好多种粮户联系我,说早稻种子紧缺,田地等着播种,我为他们着急的同时,也想帮他们一把。”情急之下,陈苗苗干脆租了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开启“找种子”之旅。一个月的时间,她和司机奔波于江西、衢州等地,到处调运早稻种子。由于稻种紧缺,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高涨。为了不让种粮户“无种可种”,最后,陈苗苗自己贴钱,将购买的一批原种让给了他们。
“原种比商品种价格要高,种粮户一般承受不起。种粮不容易,我当时就想着自己吃点亏没事,但田地不能让它荒着。”陈苗苗说。
以种为媒,串连起种业繁育产业链
忙完春耕,陈苗苗开始了繁种工作。每天清晨、傍晚,她就到繁种田打卡,察看长势,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并与承租的种粮户交流。她一般都在种粮户作业的时间去,以便于向种粮“老把式”讨教种植经验,交流最新的粮种、种植技术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探讨交流中,陈苗苗学会了许多种植经,也向种粮户推广了新粮种新技术。
一年多来,早出晚归成了陈苗苗的生活常态。除了繁种,她还兼任“送货员”“采购员”“技术辅导员”等诸多角色。为了做好优质品种的推广,她在城区环城北路开了门店,售卖各式种子、化肥等农资。
“我不仅要繁育好种子,还要帮助农户种植好农产品、推广好农产品,让农民的辛苦付出有所回报。”在陈苗苗看来,作为一名新型农民,致力于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得帮着试种、推广和产品售卖,让农户可以安心耕种、喜悦丰收。
朝着这一目标,今年刚供应完30万公斤早稻种子的陈苗苗计划扩大仓库、购买新设备,流转1600亩稻田繁种。她说,这两年受仓库存储所限,只能把繁育的种子调运出去,等到春耕时节又调运回来,费时费力费钱,等新仓库建好后就不会有这一烦恼了。
在做好水稻繁种之余,陈苗苗还将尝试玉米鲜棒的推广,发挥东阳在地优势,借助年轻人的力量,将东阳的好品种推广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