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花都还做着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污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
——朱自清(代题记)
万物都自在地潋滟着,在一阵清风里,在那生长着蓊郁树木的阡陌里,在那交践着青草与泥土气息的空气里,我睁开了双眼,只觉得周身满是生命灵动可爱的气息。此时独我一人,却独非仅我一人。
这一切,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明明日日在这校园中度过,能像今日这般独自徘徊于花草林木之间,却并不是日常。说来也是自相矛盾,作为日常,我是不爱孤身一人的,那感觉就像一种不知所措,只是充斥着慌乱。尽管切切实实无事可做、无事须做,却仍要强不已,好像这偌大凡尘间,只有忙忙碌碌闪过的人影,此时若只是静默着,就会浮现出一种莫名的尴尬。特别是在人来人往的就餐时间,在去上室外课程的那段路途中,就非得扯上一个要好的玩伴,尽管一路上言语不多,但单单只是一起走着,便消去了这诸类不自在,这极像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寄托的储物间,好暂时存放下自己居无定所的灵魂。
但能陪伴我的,绝非仅是一个同行的人。此时今日,便让我切实感受到一种宽慰,我能够触到它们的气息,那是时刻穿梭于我的发丝之间,清清淡淡、朴实无华的陪伴。
我看着眼前的自然,正如它们一如既往地向我投来的目光,稀稀疏疏地让我感受到一阵汗漫逍遥,给予我足够充裕的自在空间,让我追忆平时不会思考的东西,这从容的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我,就如同它知道我不会疏远它,它也不会离开我,这才是最长情的境界、最诗意的告白。
忽然脸上几滴凉意,原来是春雨的降临,或许这还谈不上是场雨,倒更像是上天洒下的几粒玉珠,它不会打湿我的衣襟,却轻轻地带给我几分洗涤的净意和跳动的快活感。不禁闭上双眼,吸呼之间,悄然净澈了灵魂,让一股梦一般闪着清光的凉爽穿梭于经络之间,一点一点消减着平日的烦闷。于我而言,这更像成为了一种自然疗法,瞬间便褪去了沉重的压力躯壳,让躲在角落里指挥身体运转的本我有机会飘出黑暗,看看这明亮的时节,这万物复苏的日子。
高二(1)班 王悦凝
指导老师:许超阳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随着一路青砖白石,到处是绿树清溪、香藤异蔓,仿佛落入人间仙境。听着鸟儿声声叽叫,每一阵风吹过,似乎都是春天在向我们致意,他醒了。
听着校园中书声琅琅,感受着日光从四方格式的透明窗户中射入。肌肤触碰到春的光芒,感受春的温度。一楼的教室前早早地盛开了数朵小花,在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冰清玉润,真切地应了那句话:“鲜花还需绿叶衬。”
不过,无论是那纯情的鸟儿,不断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还是那泉源送来阵阵的清凉,抑或是绿树在不断拔高自己的树干,都不及一场春雨来得震撼!春雷一惊,令人大恸,仿佛是剧中炸弹齐响,春雨即刻笼罩着整个世界,留下了点点暗愁……
在排球场周围的绿化中,就有一株奇异的花树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在雨中默默绽放,似在雨中哀愁,惆怅又彷徨。我走近再走近,向它投出异样的目光,为什么它长得半身红半身白?不仅矮小而且树形奇特,不过花朵颜色粉白,清素淡雅,其素若何,冬梅披霜。
春雨似乎没有要停的意思,一下就连着好几个星期,天空半阴半雨,不免得让人心生忧愁,而这株花树似是不满春雨的压迫,拼着命,在春的季节生出花瓣,为灰色调的环境增添些许春的活力。在雨的哀曲中,更是涂上自己的颜色,散发它的花香,努力消去人们的黯淡愁绪。
暮色已落,借着淡淡日光,校园中依旧翠翠青青,俯身看那桥下之水,仍是溶溶脉脉地流,几十条金鲤鱼漫无目的地游。晚间路灯照亮一条通向寝室的大道,路灯下的雨更显朦胧,更添了伤感,平增了落寞。
撑着伞,再次来到那株树前,冷雨敲枝,路灯暗照,花朵依旧充满热情和清色,但不免被雨打下几片花叶,再近一步观赏,在雨水的包裹下,花朵罩上了一层薄纱,更显得朦胧且优雅,其美若何,月射澄塘。
次日,春雷已去。春听见人们的呼唤,赶走了春雷,送来了春光。春朝无限,雨落雨停,迎来了早晨那朵美了整个天空的云。鸟惊庭树,影度回廊,春天再次被吵醒,以光的形式普照大地,送来整日的轻松与惬意。一日之内的多次变温,是春的特色。
看远处,连绵的群山被云雾缭绕,城市的一切有条不紊地运转。教室外青树苍翠,廊上同学们晒着日光,试图将积攒已久的霉气除去,一切的一切,无不诉说着,春天真的来了!
高二(1)班 赵佳露
指导老师:许超阳
淬英雄之心
铸青春之梦
——记游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
也许岁月会改变山河,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这里抹不去的红色精神,淬炼出的英雄之心,我们从未忘记,我们也绝不会忘记!
——题记
怀揣着对英雄的景仰,即便是八月的酷暑烈日也挡不住我们寻访红色记忆的脚步,一家人驱车百里来到这个九龙山麓、乌溪江畔的红色古镇——王村口。
它位于两省三县通衢之地,有浙西南“小上海”之称,是战争期间的一个要塞。现时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与繁华,更多的是当年留下的破碎残影,默默诉说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战斗传奇。1935年,当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时,刘英、粟裕带领红军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王村口为中心的浙西南游击根据地。
循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的足迹,走过了历经沧桑、屹然挺立的宏济桥,穿梭在悠长悠长的巷弄,轻抚着傲然不屈的青砖瓦墙,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前。远远望去,墙是青灰色的,朴素而不失深沉;墙上“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书写了无数英雄的无悔人生;纪念馆两旁各竖立着一列鲜艳的红旗,它们迎风招展,在空中奋力地伸展着挺拔的脊梁。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一组大型浮雕巍然挺立在序厅正中,浮雕雕刻的就是当年挺进师浴血奋战的情景: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一群拿着大刀、扛着土枪土炮的红军战士,正穿过高大茂密的树林,从山坡冲下来与敌人殊死搏斗,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浮雕的右边是粟裕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里的一句话:“我们的师部和领导中心,放在王村口。”这充分凸显了王村口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再往里走,看到的是一件件陈旧的展品:有先辈们使用过的老物件、有满是补丁的棉衣、有锈迹斑驳的刀枪,这些物件历经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还有那一帧帧黑白的相片、一段段触动心灵的文字,它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向我们再现了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鏖战沙场的传奇!
在这里,我对开国元勋粟裕将军的敬佩更进了一层。当年的他,正值青年,风华正茂。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坚信党的事业一定能成功,临危受命,毅然率领先遣部队和敌人斗智斗勇,抢占浙南要塞王村口,并在这里开辟了根据地,同敌人展开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搏斗,打开了浙江新的战场,为大部队的转移赢下宝贵战机。毛主席曾评价:“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老百姓尊称他为“战神”。粟裕能打胜仗离不开战火中淬炼出的攻坚克难的信心,离不开战火中淬炼出的敢打善拼的精神,离不开战火中淬炼出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强大心理。“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这是他的夫人楚青在1984年的时候为他写下的一首缅怀诗,这首诗既是他鏖战沙场的写照,也是他对人民的热忱情怀!
乱世江颓,临渊而侧的岁月,是他们心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身先士卒,扶大厦于将倾。而今,虽然五风十雨、国泰民安,我辈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也应铭记这“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热血豪情……
重走英雄路,礼赞英雄情;淬英雄之心,传英雄之志;筑吾辈青年之梦,执国之手,与国偕长……
高二(13)班 葛坤夏
指导老师:郑中南
纸落云烟
梦想是什么?它是一抔流年,是一掬心绪,是一蓬勇气,是一滴醒悟,更是一盏理念,一座信仰。它唱着歌在人间奔跑,它淋着雨,吹着风,经过你,经过我,奔向山,奔向水。
——题记
我愿,携着青春的年华,跨上梦想之马,从此踏上光影漫漫的旅途。任尔春萌青草,夏沐芳华,抑或是秋收落叶,冬凝白雪。梦想犹如花,花开四季在青春……
记忆中,那是初中时代,噘着嘴的我依然每天被要求看课外书和抄背写作素材。起初我并不明白,觉得这是对时间的践踏,我反抗过、逃离过。但慢慢地,收藏美妙的文字和精湛的思想成了我生活的习惯,水润叶肥,也渐渐酝酿着要争妍斗媸的梦想。那一次,每个年级要选派两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市级的征文比赛。笔底的好词好句吱吱鸣叫,心中的渴望灼灼燃烧,我破天荒把手举得像风中猎猎飞扬的锦幡,绽放的眼光像伏居已久的水龙头昂然出潭——可是,老师,她的焦点不是我,阿里巴巴没有咒语,她看不见野草丛中发着芽的蔷薇。还有此后,那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忽视,一次次目送那些出征的背影……
我失落极了,横枪倚马却不能上场,追寻灯塔却咫尺天涯。这失落如同瑟瑟的冷风,寒彻心扉。一段时间我茫无涯际,长伴的叹息亦如流星般肆意划过我黯淡的心空。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哪有一夜成名,都是百炼成钢”。我对自己说,不是你不晶莹,而是有人比你更璀璨。从此,我的眼泪,不是委屈,是对自己更深刻的承诺。
漫长的冬季过后,就是繁华遍野的春天。冬天,不就是春天的一个准备过程吗?所以,这时,我的梦想之花只是暂时冬眠了。
冬天过后,依然有春寒阵阵;日渐温暖的春风吹化了残雪,吹绿了树枝,吹蓝了天空,吹醒了我的梦想。春天,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梦想就在我的脚下,绿色就在我的心中 ……
很庆幸,青春的箭终究会穿透沮丧的盾。初中毕业,我来到了一所学校,这里有那些不记我的过往的老师们。他们或倾听,或抚慰,或凝视,或牵引,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悦耳像叮咚的山泉,激越如奔泻的江流……他们勉励我去追寻心中属于我的梦中舞台,他们引领我去叩开探究未来的大门,他们激励我去遨游浩瀚的知识大海……这里有那些与我一样的逐梦少年,我们一起从起点出发,无论东西。于是,我不再失落,不再自怨自艾,我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向我的梦想开弓!这信念犹如在春日里播撒下的一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破土。
夏天,是一个变脸的戏剧家。当时,还是晴空万里,但瞬间乌云密布,“哗哗”地下起雨来,就像那段时间……分明自己日日游弋于文字经典,时时打磨着思维之杵。当我信心满满地交上一份份自以为斑斓溢彩的作品,可为什么每一次都不能让我随心而得?不是差之毫厘,就是石沉大海。失败的狂躁烧焦了我的预想。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往我的心底抽。铺设在眼前的这些草稿纸正张着面目可憎的獠牙,肆意地朝我咧着嘴。我的双眼弥上了层层薄雾,一声长长的叹息竭力地撕扯着我远离那刚刚攀上的梦想的山坡……
颓然书桌旁,一本攒满尘灰的书——《完美的花朵》闯进我的视界,封面上的一句话不经意地闯入我的心里:“成长也许只要一朵花开的时间,蜕变却需要开到荼靡……抱紧花蕊,因为我想开得更完美!”
为了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岩缝中的小草啊,乐观顽强地生长;为了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山谷里的小溪啊,昼夜不歇地流淌;为了享受着春天的大好时节,树枝上的小鸟啊,欢快无忧地歌唱……它们各自抱紧“花蕊”,为了开得更完美,不论是风的肆虐,还是雨的横行……
我醍醐灌顶,汗如激流,衣裳沁湿……
秋天,是梦想斑斓的季节。夏雨停了,雾霾散了。
阳光像水晶般透彻清明,水亮水亮地在天地间流淌,在黄色红色的各种树叶明晰的叶脉里簌簌流动,为每一片土地每一样事物镀上温暖的味道。我再一次坦坦然然、认认真真地审视自我:专注、勤奋,还有曾经被击垮过的自信,不正是我汲养梦想花开的养料吗?现在,我正心出发。
我要用专注赶走课堂上的瞌睡虫,我要用勤奋击垮寄居身体上的懒散,我要用自信挫败缠绕心里那披着黑衣的自馁与怯懦。把我的书本想象成甘甜可口的蜜饼,把焦额的知识点想象成运动场上被我击落的羽毛球,一个个划着优美的弧线,坠满我的心房,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在高一的第二个学期,老师拉我上了战马,我奋勇驰骋——血汗滋养的勋章流光溢彩!
赛后,我在老师的微笑里微笑,老师说:“孩子,别停下,别回头,别让时光只留下剪影,喂饱你的马,擦亮你的枪,你的战争从未停止!”我懂了,人生很短,奋斗只能枕戈待旦,鹰击长空是一种奋斗,日行万步也是一种奋斗。
穿过飘零的红叶,嗅着秋天的气息,为了梦想在不停奔跑、不停拼搏,我要让我的每一片青春都在奋斗中豪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春路上,梦想如醇酒,一品一饮,我在茁壮。我正在慢慢地改变,“小小的我”渐渐蜕变成“大大的我”——我的肩膀变得丰厚,我的胳膊变得强健,我的视野变得广袤,我的胸怀变得阔大。我眺望大地,我穿梭时空——我不再是“自己的我”,我更是“时代的我”“祖国的我”!
是的,一株花草有一株花草的追求,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担当。梦想如斯,我的青春为你生长、为你震颤,为你风尘仆仆,为你繁花似锦!
高二(13)班 葛坤夏
指导老师:郑中南
苦行与献祭
太阳剥开胸膛让我瞧瞧
那鲜明的 石榴籽一样的初伤
以膝着地的人们 将玛瑙般血液举向天空
隐匿不见的纤细红鸟
请不要啄去我们的双腿
别让徒步的意义 在身后苦苦追赶
歇一歇 灵巧狡猾的来客
你大可在休憩者的背囊中玩乐
用爱欲的厮磨烧断他们的枷锁
死生两面
当异乡的蚊虫 染足面上凸起的泉眼
冰冷的城只平铺棺被
生死部分存在于脖颈凸起的河流 分离交汇
你要拉起哪一边锋利的堤岸为剑?
你要放逐哪一种仇恨
让魔鬼开垦了胸腹 骨与血咯咯作响?
假如你的心依旧鲜活,血液尚未黏滞
便要不停地抛掷赌注 便要歌 便要舞
便要维持真诚的赤裸 直至焚毁
在圣钟敲响前的晦暗之时
一具溯流的躯体
与这颗蜷曲的童贞之心相遇
命运往往如是伊始
师生美文
我从未想过会走得更远
比起飘翻的冷雾
佩戴桎梏 招惹成群木耳的词句裸身的意义
如同从脏器表面剥下一页发烫的银斑
好让那些花从积苔的孔洞中泡涨
萎缩着的剑锋将从旧创中复苏
把我的眼睛从冠冕当中取下
它比雏菊更像一则娇嫩的证明
比深处回环的暗流更像一处暝漠的囚穴
低音的钟声在这焦热的凄切的尖石上烧出烟
一缎深邃的净火平铺直叙
呼喊并非所有碎片都被拾起
悼祭伊始于心的恒深处
柔美的弹性从水的喉间滑去
无数的步伐漫过瓦解的深井
那边裹着毯子入睡的微弱的物事
藏有灵魂的最后一丝微笑
五指不再尝试触碰天空
孤鸟被透彻伤得更重
收回双脚以后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走得更远
所有的伪饰泼洒殆尽
抽绽出鲜明 那一阵平庸的微痛
高二(1)班 陈幸
指导老师:许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