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金垚垚
本报讯 不久前,82岁的丁奶奶与侄子约定,由侄子养老,作为回报,自己百年之后,名下财产全部赠予侄子。但她总觉得缺少保障,便到市公证处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公证员重点审核了侄子一家是否具有扶养能力和陪伴能力,并替双方起草了《遗赠扶养协议》。此外,为了让丁奶奶更有安全感,在公证员建议下,双方还约定两位亲戚、朋友作为协议履行的监督人,确保侄子尽心扶养。
这是市公证处尽力办理“一老一小”事项的一个缩影。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重点围绕“一老一小”做好民生实事工作,市公证处对涉及“一老一小”的公证事项耐心办、细心办、精心办。
乐乐的父母在2020年协议离婚,约定乐乐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系外地户口,乐乐需要回母亲户籍所在地入学,但为了保障孩子的教育质量,陈某和前夫张某决定变更抚养权,由持有东阳户籍的张某抚养乐乐。公证员认为乐乐已经8周岁,变更抚养权是关系乐乐的大事,且乐乐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应该单独征求意见。因此,公证员单独与乐乐交流,确定其留东读书的想法后,公证员才为其办理了抚养权变更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