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宁一校 以内在文明气质 创品质文明校园 2023年03月28日  

  □通讯员 蒋佳丽

  治理环境卫生、推进习惯养成、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吴宁一校,文明是这座校园的内在气质,赋予了师生成长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省百年名校100强,严济慈、徐更光和李正武3名院士孩时启蒙的校园,该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小主人翁”精神,助力校园环境面貌和师生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贡献强大力量。

  发挥“小主人翁”精神

  一直来,该校坚持“112346”文明校园创建思路,即坚持党建引领创建一个总方向;把握文明校园创建是各条线各科室工作的一个主基调;物质和精神两大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制定三年工作计划,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决全胜;系统推进“创文”与习惯养成、健康教育、课程研发和“双减”落实4个方面相结合;围绕“文明校园6个好”,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顶层设计下,学生活力时时可见。上午8点半的大课间活动时间,会有少先队员走上相应岗位,进行文明引导。11点半的午餐时间,校红领巾广播站会通过“新闻袋袋裤”栏目分享文明新闻。下午4点,又有少先队员穿上文明监督红马甲,前往校垃圾投放点对垃圾分类开展监督。

  走在校园内,地上看不见一处垃圾,也不见来往急奔的孩子,曾经早上打扫干净,下午却又见废弃纸张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少先队员充分发挥了“小主人翁”精神,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并担当不文明现象的劝导者。

  文明课程做细落实

  为了唤醒学生知礼向善的自主性,学校宏观布局,依托宏道星章评价体系,积极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德育主题实践项目和课后托管服务。“餐盘端平不洒汤”“丢完口罩盖上盖”“见着黄线明日丢”……通过一节节班队课、一次次手把手教导,这些文明行为规范早已深入学生内心,外化于文明之行。

  此外,“走进博物馆”“红色实践”“生存教育”“悦纳自我毕业课程”等项目精彩纷呈……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悟到文明的力量与生命的价值;“传承竹编社”“宏道体育俱乐部”“济慈创客”“传统游戏”等学后托管项目和各级各类社团,也极大地拓展了校园文化,助力提升师生文明素养。

  家校共建文明校园

  “这是我爷爷教我写的对联,‘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说的是我们家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还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长辈。”二(5)班走廊上,任瀚琛骄傲地指着一副对联兴奋地介绍着。在该校,这样的家风家训故事以各种方式述说着。

  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学校积极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发挥“小手拉大手,大家共文明”的辐射作用。“我的家风家训故事”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鼓励学生用“家的编年史”“家风小剪报”“家风讲方言”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了解家风、呈现家训,从家风家训中汲取道德养分,自觉践行良好家风。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精神文明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同部署。”该校校长陈红亮表示,学校将继续唤醒学生内驱力,在细微处教文明,在生活中学文明,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创文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