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东阳兴 2023年03月25日  

  □记者 杜思远

  继新春吹响“大抓项目、抓实项目”的冲锋号后,昨日,我市又大张旗鼓地召开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优秀企业家、部署今年“四大千亿产业”和商贸业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尤其是鼓励企业家,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无论是在立春召开的全市干部大会,被提及215次的“项目”,还是春分时节召开的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被重点关注的“产业”和“企业”,“项目”“产业”“企业”三者相辅相成、相生相成,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产业是发展的关键支撑。

  东阳素有“婺之望县”“三乡一城”美誉,产业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三大建筑行帮之一的“东阳帮”蜚声业内,金华“四学”横店的发展奇迹,无中生有的“东方好莱坞”,等等,这些为我市形成工业、影视文旅、建筑、木雕家居四大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历经多年发展,四大产业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工业形成了“12344”现代制造业体系,影视文旅产业构建了从立项审片、拍摄制作、产权交易、产业孵化到人才培养的全产业链体系,建筑业构建了从建材集采、管理服务到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的全配套,木雕家居产业形成了木材交易、作品设计、加工制作和市场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这也是我市这些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原因之一。年初召开的市委十六届三次全会上,我市迭代升级了“两确保、三突破、六更高”奋斗目标,要想实现“236”目标,必须紧紧依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产业兴则东阳兴,未来发展和竞争拼的就是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靠的还是产业。当前,产业唯有转型才能不断以产业新增量支撑发展高质量。

  提升产业竞争力是转型的实现路径。工业要巩固态势、形成胜势,影视文旅产业要强链延链、提能升级,建筑业要抢占赛道、加速转型,木雕家居产业要创新融合、拓宽市场,商贸业要抢抓机遇、加快复苏。同时,加快推进新材料“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通用航空产业园三个大平台,高铁新城和杨梅园新能源产业平台,为新产业落地筑巢。

  加快科技创新是转型的必由之路。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关键增量,是产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然途径。省委的“三个一号工程”,第一个就是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具体到东阳来说,一方面,要持续做大数字产业规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另外,要建强科创平台、育强创新主体、更大力度挖掘东阳籍人才“富矿”、做到引育用并重等。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是转型的根本保障。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行动作为“三大行动”之一,部门要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最大支持、最强保障,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最顺捷、办事最顺心”的营商环境。以更大力度优化政务服务,做到服务更加主动,办事更加高效,治理更加公正;以更大力度强化政策保障,活用现有政策支持企业规模发展、创新和融资,让企业增强发展信心,专注前行、再攀新高。

  今年是我市各方面工作由开局起势向整体成势突围的关键之年,必须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实抓好。东阳能否实现奋进赶超,就看能不能砌好产业这个“承重柱”。唯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不断招引高端产业、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才能不断开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