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与时偕行:关注时代融入生活 2023年03月15日  

 

  艺术当随时代,这是钟国友一以贯之的创作信条。

  在书法创作上,他根据现代审美、空间构造不断地突破表现形式。在草书入印时,他又一反常态,在选择传统经典诗词佳句作为印语的同时,更倾向于从时代潮流和日常生活中撷取创作内容。亲人的名字、故乡的地标、岁月的记忆,60年人生中的吉光片羽,都是他随手拈来的创作题材。几乎每方印章他都会配上言简意赅的边款,干净优美的文字令人再三回味。“菜缸米袋”记录的是在画水高中读书时自带大米和咸菜的经历,“岱山渔火”“老山幽兰”“兰江耕夫”“古丽战士”“兰溪门”“复返常州”“俯云阁”等印章,连缀起近40年间军旅和金融生活的轨迹。孙辈出世等人生喜乐,更为金石艺术添趣不少。他的真性情,也在这一方方草书印中流露无遗。

  “出生在画水镇的南岸自然村,画溪边长大的他,却在书法和篆刻艺术上形成了黄河长江般的阔大气势。”市文联主席朱国强深为这位画水乡贤而骄傲。灵秀的画水滋养了钟国友真诚豪放的性格,在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院教授戴家妙眼中,钟国友之于书法的态度犹如古人,“古人把书法当成日常书写,不视为工作而视为修养。钟国友也把书法当成修养而不是工作,此举难能可贵。”因为这份修养,让钟国友对草书艺术格外忠诚,并在自觉地思考和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形成了自我的风格,达成了“自信”“自觉”“自我”的高度统一。

  “借助这次展览,我完成了一次转型,从金融工作者向专业书法艺术者的转型。”身份的转换只在一瞬间,艺术的转型却要终其一生。钟国友自然明白——书法的未来之路也许会越来越难走,但既然把草书当成了生命追求,那么,再困难的路也不会被时代洪流淹没,热爱会指引他抵达自由之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