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耀 通讯员 赵书婷
“老师,这是我新学做的荷花灯灯座”“我经常会跟着爸爸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前几天就去路口清理草坪了”……日前,城东街道李宅小学学生正在班上分享着自己一周的劳动收获。这是李宅小学立足教育教学实际,结合特色,挖掘当地资源,不断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掀起劳动实践热潮的一个缩影。
家校联动打造高效劳动单元
建立合作渠道,保持家庭和学校的有效沟通,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关键。本学期伊始,李宅小学就通过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宣传家庭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并根据学段为学生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劳动目标。
同时,通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学校对学生与家长的交流反馈情况和劳动成果展进行综合考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评价标准是鼓励家长身体力行,与孩子共同参与。基于此,校大队部每月都会评选出“班级好家风家庭”“年级好家风家庭”和“校级好家风家庭”,为全体师生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家庭,形成高效劳动单元。
该校还制定了学生家庭劳动清单,引导家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需要指导孩子一起完成“每周教会孩子一个劳动小技能”任务,如收拾餐具、整理书架、煮鸡蛋等,并在《技能成长记录本》上记录下孩子学会的每一项小技能。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学雷锋日、志愿者日等各类主题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开展“劳动周”“我爱我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
活学活用走出荷花灯特色路
社会实践是最生动的劳动教育素材。李宅文脉渊源绵长,文化底蕴深厚,在悠悠百年古韵的熏陶中,李宅小学走出了一条以“民间美术”为特色的发展之路。其中,李宅荷花灯成了该校劳动教育最好的拓展素材。
近年来,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校荷花灯制作指导老师,带领李宅学子学做荷花灯。同时,学校还组建“护灯小队”,走进李宅月塘,一起动手学习维修陈旧的荷花灯作品。破篾、重整骨架、重新糊纸、作画……学生们在荷花灯非遗传承人指导下,用饱满的热情参与到维护翻新传统文化作品的活动中。
在制作荷花灯的劳动实践中,学校信息老师方丽太带领学生创作了荷花灯新型发光灯座。他们用3D建模软件创建了灯座模型,再通过Scratch编程、3D打印机等技术,制作出了科技感满满的荷花灯灯座。
通过不断挖掘特色劳动教育活动,该校围绕荷花灯劳动实践打造了工艺美术大师系列之荷花灯校本课程。该课程被评为金华市第二批义务教育精品课程,并入选了第四届省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