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楼颖娴
本报讯 为进一步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25日上午,俞国栋名校长工作室和叶为燕名校长工作室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建设路校区开展了以“小幼衔接 从容起步”为主题的联合研讨活动。
“以前我们常说‘幼小衔接’,但是在‘双减’大背景之下,在新课标引领之下,我们要称之为‘小幼衔接’。要主动与幼儿园进行向下的衔接,让‘初出茅庐’的孩子们能充分适应小学生活。”原江北中心小学校长、叶为燕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叶为燕从新课标入手,对“小幼衔接”进行了解读。
她表示,幼儿园入学准备探索较多,但小学主动衔接幼儿园的情况较少,鉴于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面临的诸多不适应,小学和幼儿园要双向奔赴。
“‘小幼衔接’既是纵向的双向衔接,又是横向多系统、多要素的多维度衔接。既是特定阶段的短期衔接,又是形成角色认知的长期衔接。既是行为规范上的衔接,又是心理、社会性层面的衔接。”几个“衔接”掷地有声,让在座的学员们感受到了她对“小幼衔接”的深度理解。
随后,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振兴路幼儿园园长董承英从“了解幼儿园”“明确适应期要求”“我们可以怎么做”三大板块介绍了该校是如何与振兴路幼儿园进行“小幼衔接”的。
据悉,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实验小学“小幼衔接”课程展示活动中,一年级的孩子入学两个多月以来,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还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学会了跳绳、广播操、眼保健操、护眼操等体艺项目,还学会了垃圾分类等生活技能。
名校长工作室的学员们随听随记,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横店小学教育集团南上湖校区副校长蒋跃君表示,“幼小衔接”和“小幼衔接”的细微变化,体现的是教育理念上的升华;吴宁四校副校长吴跃东认为,双向奔赴、双向衔接才能真正建立小幼协同合作机制;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陈旭丹提出,可以开展幼儿园三年加小学六年的“新九年”实验,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开发入学适应课程。
“在现代化大背景下,人才强国是硬道理,思政教育是硬通货。因此,做好‘小幼衔接’是小学校长的一门必修课。”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栋名校长工作室导师俞国栋希望,学员们以工作室为纽带,互学互鉴,提高理念站位,提升管理水平,带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共同迈向更好的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