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笛
去年、今年,母亲和父亲先后辞世,两人都享年88岁。
父母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1958年,父亲郭金祥与母亲李翠娇在湖溪村结婚。婚后,为养大5个子女,白天他们参加繁重的生产队集体劳动,晚上还要加工各种手工副业产品。除了参加集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还要精耕细作自留地,承包鱼塘实行多种经营,多手段多方式探索增加收入途径。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兄弟姐妹还在睡梦之中,父母亲就已开始了劳作。寒冬深夜里,父母亲用长满冻疮、皮肤皴裂的手,在油灯下捏行灯壳、糊行灯纸、贴行灯字、上行灯油。大年三十夜,大雪纷飞,父母亲仍艰难跋涉在偏远山村的泥泞小路上,为客户送上一盏又一盏的行灯,要回一盏又一盏的行灯钱。父母亲还曾带领我们兄弟姐妹,在自留地上种植蔬菜,挑水舀水、施肥治虫、夜宿田棚、防偷防盗,为湖溪塑料厂、湖溪鞋革厂、湖溪斧厂等二轻企业食堂提供绿色蔬菜产品。父母亲承包的集体水塘,更是留下了我们最美好的童年记忆——盛夏时节,我们摘菱角、煮菱角、卖菱角;寒冬腊月,我们又一起涸水塘、抓鱼虾、分鱼虾,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我们的脸上……
父母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无论是参加集体劳动还是其他集体活动,他们总是不惜力气,踏实苦干。父母亲和祖母经常教育我们,要做善事好事,善有善报。善事无论多么小,都是大功大德;恶事无论怎么小,都是大奸大恶。长大后终于明白,这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农民版。父母亲生活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但每次修桥铺路有人来劝募,他们都慷慨解囊……
父母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世上幸福千万种,最为幸福是平凡。和大多数人一样,父母亲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他们年轻时,享受了父母亲的宠爱;中年时,子女们都懂事能干,帮助他们挺过一个个难关,留下一份份美好记忆;他们的晚年时光,子女孝顺、孙辈满堂,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平时,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的亲情友情,还让他们沐浴在“芙蓉国里尽朝晖”的诗情画意之中……
我们无法忘记,当父亲或母亲在医院抢救时,萦绕在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心头的那份焦急、那份祈望、那份亲情呼唤;我们更无法忘记,在父亲母亲病重时,亲友给予的那份关切、那份情意、那份人间大爱!难怪,晚年的母亲总是说,她和父亲这一辈子,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