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莹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教学环境越来越好
作为著名的教育之乡,我市积极打响教育项目大会战,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求,加快教育项目建设,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力支持广厦大学、横店影视学院高质量发展,加快广厦大学木雕小镇校区建设,不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
近五年来,全市各个教育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广厦大学揭牌成为省内首家且唯一的职业本科大学;新建(改、扩建)投入使用学校27所、薄改提升公办幼儿园28所,平稳撤并了小规模薄弱中小学24所和民办薄弱幼儿园45所,新增学位2.4万余个,公办幼儿园覆盖面提升至53.75%,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到 93.88%。“双减”工作持续推进,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求学生全覆盖。目前,全市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96.5%,社会满意度98.9%。
“宽敞明亮的教室、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新园和老园相比,环境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去年8月底,湖溪中心幼儿园正式启用,该幼儿园从原来占地面积2亩到如今新园占地面积近25亩,新建后还增设了美工坊、木工坊、舞蹈室、科探馆、建购坊等多元化功能室,达到了省一级幼儿园现代化配置标准。优美的环境和先进的配套设施,让不少家长在说起新的幼儿园时不禁连连点赞。
除了学校和幼儿园的新建(改扩建)、薄改提升外,去年暑假期间,全市有20所中小学厕所改造提升,30所中小学变压器扩容改造项目完工并投用,实现全市普通教室空调全覆盖。2021年广厦大学完成举办者变更,学生公寓投用,目前为止本科专业增至18个;横店艺术大学建设用地指标获批并开展收储。
现如今,全市教育资源正在向更合理、更优质、更均衡的方向发展,努力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不断提升全市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科技创新氛围越来越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去年以来,我市科技工作按照“扛旗争先、崛起浙中”的要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在推动构建政策体系、培育创新主体、鼓励研发投入、建设科创平台、深化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用心用力。
在上月召开的东阳科技城初步规划方案专题汇报会明确,谋划建设东阳科技城是提升东阳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挥东阳人才资源优势、吸引人才智力回归和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是全面参与、深度融入浙中科创走廊和金义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未来,东阳科技城建设将依托“一校四中心”的空间布局,搭建各类就业创业平台,做强企业服务保障,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全面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
除了搭建科创平台外,我市围绕“加大科技创新”,制定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金融支持”“提升为企服务效能”五大措施,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今年6月完成2021年度科技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兑现,金额达8886.86万元,兑现率为100%。2022年上半年累计获得省财政厅下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补助1294万元,资金额占金华总额的21.78%。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