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以产品硬实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2年09月22日  

  □记者 楼瑶琳

  1991年,在白云街道华山路诞生了国内首批硬质合金民营企业之一——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经过31年创新发展,该公司已成为集硬质合金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500吨硬质合金和600吨高性能钨合金的生产能力,稳居全球辊环产品前三甲供应商之一。

  深耕主业 延伸产业链

  自创立以来,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就开启了钨制品的研发征程。在时代的浪潮中,公司一方面深耕主业,另一方面不断转型升级,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顺应市场发展需求。

  多年来,辊环是恒成硬质合金公司的主打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钢铁企业。面对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实际情况,该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军工制品、盾构刀具、人造金刚石合成用顶锤等产品。

  2015年底,恒成硬质合金公司响应国家军民融合的号召,投身军工产业。经过多年攻坚,今年1月份,公司军用破片项目通过总装备部产品技术定型,现已实现量产。该项目可新增年销售收入4000至6000万元,2023年预计年产值1.5亿元。

  去年12月,恒成硬质合金公司开发的聚晶金刚石顶锤,通过省工业新产品(新技术)鉴定,被专家认为在配方设计及工艺上有创新,具有硬度高、强度好等特点,处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去年,浙江恒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还瞄准数控刀具行业发展前景,引进全自动进口数控刀片压机,现已投入生产,预计今年将实现产能300万片,2023年达到1000万片。

  注重人机投入 发展如虎添翼

  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和设备的支撑。近年来,公司不惜重金,大力培育人才,更新设备,让发展如虎添翼。

  1993年,来自江西的小伙子黄椿入职恒成公司,成为一名车床操作工。当时,公司位于华山路,一楼车间,二楼办公,三四楼为宿舍。厂房周边是一片农田,零星矗立着几幢厂房。

  “那时候,上下料都靠人工,劳动强度很大。”黄椿说,硬质合金坯料密度大,质量重,轻的20多公斤,重的300多公斤,有时需十几个人合力搬运上下料。

  2004年,企业搬到了城南西路,生产设备、厂区环境显著提升,企业发展逐年上新台阶。公司大手笔引进热等静压烧结炉、干燥喷雾塔等系列自动化生产设备,极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性能。每个月的硬质合金产量从当年的10吨左右增长到了如今的100多吨。

  这些年来,在公司培养下,黄椿边学边干,从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技术主管,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项项技术难题,取得多项发明专利。

  恒成硬质合金公司行政管理部兼知识产权部长郭伟波说,公司非常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现有研发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25.96%,其中博士2人,硕士4人,副高以上职称7人。在优秀人才、先进设备的支撑下,今年截至8月底,公司完成订单4.27亿元,同比增长 60.59%;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