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任振江 实习生 金璟伊
自入伏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东阳进入“蒸笼”模式,阳光持续暴晒、降雨量少、高温蒸发给经济开发区的城市绿化工作带来极大“烤”验。高温下,街头巷尾总有东阳鸿达市政园林公司的园林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挥洒汗水守护好城市的“生态绿”。
1日上午10点,在大兴北街绿化带旁,头戴草帽、身穿长袖工作服的赵福忠和同事们忙着把水管拉到路边,给绿化带浇水“解渴”。赵福忠主要负责的是迎宾大道以东的绿化区域,工作范围有30多万平方米。经过上午数小时的暴晒,气温已经高达38度。赵福忠的脸上、脖子上都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他用手接水洗了把脸,用袖子随意一擦,又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一天到晚不是汗就是水,用凉水洗脸也好降温祛暑。”
赵福忠说,今年夏天的高温格外持久,进入7月以来,绿化苗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浇水成为园林工人每天最紧要的工作之一。特别是灌木类绿化受高温影响较大,稍有疏忽很可能造成植物晒伤甚至枯死。
植物每天经受着炙烤,人也更不好受。“外面一身水,里面一层汗,一天下来经常要换两三套衣服。”忙活了一上午,赵福忠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打湿,再加上太阳暴晒、热气蒸腾,很容易中暑。赵福忠和搭档轮流浇水,在干活的间隙,来到树阴下拿出水壶猛灌了几口。一天下来,能喝掉足足4升水。“之前工作中我会出现中暑的情况,但7月以来持续高温酷暑,而且人手不够,单位同事都在满负荷运转,我能坚持就不会请假,口袋里也常备着正气水和保济丸。”赵福忠说。
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园林工人加班加点,加大了夜间浇水力度。“上午11点下班后,到下午4点再上班,一直干到晚上10点。”赵福忠告诉记者,自己家在六石街道后里村西后里自然村,出来工作,不仅能为城市的绿化出份力,还可以锻炼身体,学点绿化管理技术,方便以后打理自家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