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报道
本报讯 近日,本报《每日聚焦》栏目接到市民投诉,称江北街道部分路段电动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不仅影响了市民正常出行,还给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抹了黑。昨日,记者赴实地进行了解。
在位于学士北路的瑞洲超市,超市门口施划了非机动车停车位,并在多处设置提醒标志,但仍有部分市民随意把电动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导致非机动车道变得异常拥挤,给市民出行造成不便。“这里车流量有点大,把非机动车道占用了,有些骑车出行的市民就会和机动车抢车道。”市民王女士坦言,市民不愿意把电动车停在非机动车停车位内,或许有客观原因,那就是非机动车停车位施划在斜坡上,车子很容易后溜。
为了验证王女士的说法,记者特意观察了现场,非机动车停车位有一定的坡度,且比非机动车道高出一部分,市民很难将电动车开上去。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市民文明停车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乱停车现象的原因之一,部分市民觉得自己买点东西就走,不会耽误很长时间。对此,有市民建议,可以另辟一块平整的区域作为非机动车停车位,或者给现有停车位加装斜坡垫,方便市民推电动车上下。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位于艺海北路的电动车经营户,商铺前的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被电动车挤得满满当当,店铺前的人行道也被占用,过路市民只能走到马路上,存在安全隐患。从经营户口中得知,违规停放的电动车均为报废置换车辆。“昨天报废公司刚拉走一批,今天又堆积了这么多,报废公司人手不足,只能3天来一次,清空的速度远不及堆积来得快。”经营户无奈地说。
针对非机动车随意停放这一乱象,希望有关部门整治、引导两手抓,一手加大整治范围与力度,另一手从市民角度出发,在合适的范围内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方便市民有序停放非机动车辆。同时,希望市民提升文明出行意识,自觉做到按规范停车,不给创建工作“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