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 书 2022年07月01日  

 

  通讯员 赵敏敏 整理

  《好不愤怒》

  【美】丽贝卡·特雷斯特(著) 成思(译)

  女性愤怒常常受到排斥、遮蔽和压制,愤怒的女性常被视为歇斯底里、“疯女人”,但是,丽贝卡断言,女性的公平之怒始终是推动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力量之一。

  此书从愤怒的性别化谈起,重新审视了主流文化对男性愤怒与女性愤怒的双重标准,重新审视了2016年美国大选、MeToo运动以来美国乃至全世界女性遭受的不公平对待,以及女性力量的崛起,探讨了各种各样的女性愤怒,考察了得到的各种回应并分析其背后折射的社会心理,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愤怒是真实的、合理的、应该的,也是有必要的。作者以精彩的文笔、犀利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让我们一窥女性愤怒的历史与不可忽视的力量。

  《自深深处》

  【英】奥斯卡·王尔德(著) 朱纯深(译)

  自白之书、心血之书!文学史上著名长信,被王尔德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封信”。1895年,王尔德与昔日爱人波西的父亲昆斯伯里侯爵对簿公堂,被判入狱,身败名裂。在监狱深处,王尔德写信给昔日爱人,历数波西给他带来的伤痛,也探讨人生、爱恨、艺术与美,又似对两人的未来有所期待。此书前后三次改版,多年间反复打磨,还原王尔德的极致美。

  一位是曾跑遍山川的媒体人,一位是深耕文字的作家,一位是行迹遍布海外的旅行家。他们都是“70后”,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热爱旅行。

  从兰州附近一座几近被遗忘的小镇,到长江流经的那座叫宜昌的城市;从湄公河畔王宫附近的古老银器店,到西湖边凌晨4点的茶会;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夏尔巴人那碗豆汤饭,到印度那场与神庙频繁相遇之行;从寻觅真的张爱玲故居,到偶见西域的那片霞光……在书中,三位作者“六手联弹”,写给读者的文字,不仅仅关于彼此的旅行,也关于各自人生某一阶段的旅程。

  一部风格全新的世界哲学通史,一幅视野宽广的人类思想地图。

  人类历史上有着诸多未解之谜,其中之一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内,有着书面记录的哲学分别在中国、印度和古希腊繁荣发展起来?于是,作者从本书开始拓展我们的哲学视野,广泛挖掘日本、印度、中国、伊斯兰世界的哲学思考,以及我们知之甚少的非洲与澳大利亚早期思想家们的口述传统。他也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家,并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西方世界的思考更偏向个人主义?为什么世俗化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远低于其对欧洲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关于不同地区发展方式的深刻洞见,并关注异中之同,从而表明,我们通过了解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向着更加了解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本书是对创建于18世纪伦敦的“文学俱乐部”所立的传记,重心放在以大文豪塞缪尔·约翰逊为核心的那个时期。在“俱乐部”成立的前二十年,成员还包括政治哲学家埃德蒙·柏克、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以及传记作家鲍斯威尔、画家雷诺兹、剧作家谢里丹和哥尔德斯密斯、戏剧演员加里克等活跃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文坛和政坛的重要人物。

  作者以各个人物的生平为时光通道,把当代读者引向乔治王朝时期宏阔的社会图景,展现了那个时代绅士的生活做派和婚姻伦理,法国大革命前夕英国政坛的喧嚣,英国与爱尔兰、印度、北美等殖民地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英国国内关于奴隶制的争论等。

  《浪游记》

  王恺 韩松落 尼佬(著)

  《重返昨日世界》

  【美】利奥·达姆罗施(著) 叶丽贤(译)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英】朱利安·巴吉尼(著) 赖丹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