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瞧,在402班的操作台上,孩子们正有条不紊地烹调着自己的拿手好菜。该班学生陈院上灶台展示着自己的拿手好菜云南红烧肉。
“首先,要把肉切成正方形,再在肉块上用牙签扎几个小洞,这样可以去除多余油脂。接着,将肉放进水里煮熟,捞出沥干。然后,把肉和冰糖放进锅里,炒至冰糖融化,再把肉装盘备用。随后,另起油锅,把肉放进去炒,加入生抽、蒜、干辣椒等调料,再加水,焖至水干。最后,装盘撒入葱花,一道香喷喷的红烧肉就做好了。”陈院边操作边介绍说。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有一种美食叫“自己做的”。同学们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一道道美食最终以“色、香、味、意、形”俱佳的姿态呈现在大家眼前。薯条、鸡米花、蛋挞等西餐琳琅满目;麻辣龙虾、可乐鸡翅等尽显地方特色;花样馒头彰显同学们心灵手巧;还有冰粉、西米露、酸奶、奶茶等爽口饮品,让人眼花缭乱。孩子们更是沉浸在美食创作给他们带来的喜悦中不能自拔。
据悉,去年“双减”实施后,湖田小学设计了“多感官”作业,通过布置运动、阅读、生活、实践等作业内容,尽可能地调动学生视、听、味、嗅、触、动等多感官参与学习。
开展已近一个学年的“多感官”作业成效如何?湖田小学借此次活动,以“厨艺烹饪”为切入点,开展劳动成果验收。看似简单的食物,却凝聚了孩子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为了做好馒头,403班的同学们一有空就会向家长学习和面、揉面、发面的技巧,跟同学们交流自己新学的花样;为了拌好凉面,503班的同学们把面冷却的时间精确到每一分每一秒;为了煲好汤,602班的同学们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精准地掌握了火候。
“今年秋季开学后,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习打扫卫生、收纳整理、参与种植,还要学习煮饭、炒菜等烹饪方面的劳动技能。这与我校在去年上半学期推出的‘多感官’作业目标不谋而合。”湖田小学校长何悦乔介绍,学校在劳动作业方面要求孩子们在节假日期间,要学习煮饭做菜等劳动技能,“从现场制作的一道道美食来看,孩子们的洗、切、炒、和面、包等烹饪制作手艺都能自信地展示出来,并在劳动中收获了快乐,‘多感官’作业成果达到了预期效果。”
□文/图 记者 张耀
通讯员 徐肖瑜 麻超男
当校园成为厨房,学生变身厨师,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会做何感想?
10日下午,江北街道湖田小学举办了以“‘烹’然心动 快乐我做‘煮’”为主题的美食节活动。学校摇身一变成为学生们的一个“大厨房”,“小厨师”们切菜剁肉、放油下料、挥动锅铲、煎炸炒煮,忙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