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责任重、压力大;被隔离人员因无法外出,也会烦躁不安。应对疫情引起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市第七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蒋晓峰说,人们在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后,需及时采取行动加以调整,并给广大市民与一线抗疫工作者作了如下建议:
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多喝水,保证新鲜水果蔬菜及蛋白质的摄入,坚持科学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时间,因为熬夜往往会加重不良情绪。
过度关注疫情信息也会加重自身焦虑,虚假信息更会加重不安情绪。要引导自身正向思考,学会转移注意,如选择看一本书、听听舒缓音乐、养殖一些花草等,将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愉悦的活动上。
无法改变现状下进行合理宣泄。人对于因压力而出现身心问题,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可以给自己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如与亲朋好友多交流倾诉、相互鼓励、增强信心;也可以大声唱歌,释放压力和不良情绪。
在有身心问题时,不必否认和排斥。接纳自己:我确实有些焦虑、紧张,我可以不过分关注,做点别的会慢慢好起来的。积极自我暗示,选择一些肯定、激励性的语言,并反复强化,如“我行的、我一定能克服困难、我能战胜自己”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问题已严重影响生活,务必要寻求专业心理机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