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莎莎的前半生,如果说是在父母师长疼爱下、朋友同学拥护下的快乐娃子,那么从博士生开始,她真正感受到了压力,遇到了重重困难,实验结果常常出问题,公式推导更是让她食不甘味。她泡起了图书馆,啃起了大部头的外文专著。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她会把手头的难题先放一放,去爬爬学校周边的小山,去跑跑步,思路居然就这样打开了。
2013年春天,26岁的陆莎莎作为河海大学最年轻的博士生毕业,杭州两个科研单位向她敞开了大门:一是浙江省水利厅杭州河口研究所,二是原国家海洋局下属的海洋二所。陆莎莎再三权衡,选择了后者。
陆莎莎所在的海岛实验室,科研氛围极其浓厚,同事个个都很厉害。“谁都比我强”,刚出校门的陆莎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玩性也荡然无存。下班回家,她一有空就研读业务专著。“中考、高考,都没看她这样用功过。”陆韶明这样说。入职不久,陆莎莎就在单位的内部刊物上发表了文章《我为什么而工作》。
论文是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2014年,陆莎莎就有两篇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至今,陆莎莎已在国内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了十余篇高质量论文。2014年,陆莎莎结合工作实践和科研需要,以《岛群区峡道潮流切变锋及其泥沙输运特性研究》为课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准立项。这是一项极具创新的研究课题,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多见。2017年,陆莎莎如期完成了立项课题,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以这项课题为基础,陆莎莎后续又立项开展了多项相关课题研究。
2016年,陆莎莎顺利通过副研究员的评审。29岁的她,成为当年海洋二所最年轻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次年,她又受聘为硕士生导师,开始招收研究生。还被聘请为国际知名期刊《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Journal of Hydrology》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