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技改狂,自制机器全程机械化 2022年05月11日  

  行走在瑞德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看不到古老的传统木结构织机,举目都是机械化运转的机器。每台机器旁只有一两个工人负责操作,却很少动手。

  机器加工草编墙纸,在1995年之前几乎不可能。虽然在父亲手上已经有了电动织机,但只能编织生产普通的布类墙纸,传统的草编墙纸还是需要靠脚踏织机织制,即便是技术最好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十几米,而且产品质地比较粗糙。从1995年起,张一粟和父亲联合自主研发,先后研发出了适合加工新颖草编墙纸的复合机,大大提高了工效。

  1997年父亲去世后,张一粟独力承担起了草编墙纸机械化的任务。在编织墙纸的机器旁,他一待就是大半天,一句话都不说,琢磨研究机械动力学原理。

  电动编织机刚使用时,织好的墙纸纬线弯曲起伏,人工无法调整。经过仔细观察,张一粟发现问题出在纱架上。为了配合电动编织机,他把传统经轴改成了纱架,一个纱架上排列500多个纱轴,500多条经线组成一道斜坡,容易造成张力不均。他从直角三角形中得到启发,改斜边为直角边,经线经过直角形路径缓冲后,呈水平面输送到织机上,张力就均匀了。

  原先的复合机对于胶水厚度不易控制均匀,影响到墙纸质量。张一粟研究后绘制图纸,委托机械厂加工。2015年,新型复合机问世。这台机器把拉幅、上胶、黏合、辊压、切边等工序结合在一起,从拉幅、上胶到辊压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胶水厚度和拉幅力量更均匀,制造的墙纸平整度、牢固度更高。

  车间一角,工人们把一卷刚织好的草编墙纸放上一台机器。随着机器启动,平整光洁的墙纸缓缓“吐”出。这是张一粟近年研发的剪毛机。原来,草编墙纸刚下编织机时,表面并不光滑,留有线头或者是麻料纤维,需要人工修剪,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漏掉线头。张一粟在外出考察时,从剪绒机上得到启发,研发了这台剪毛机,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除此之外,他还研发出专门的拉幅机。经过拉幅之后,墙纸表面伸展平挺,门幅宽窄尺寸一致。

  “技改如今已是我的爱好,也可以说是我的习惯。世上没有完美的机器,我的技改之路漫漫。”张一粟说,每完成一项技术攻关,他就会被巨大的成就感包围。经过他持续近30年的技术革新,草编墙纸实现了从编织、剪毛、拉幅到复合的全机械化生产。与此同时,草编墙纸的机械化生产大大推进了传统产品的花色更新,使得原料加工也更加精细化,原料从原先的粗如毛线,变得细如发丝。因此,新一代草编墙纸无论是纤维品种、花纹色泽,都不可同日而语,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市场份额逐年递增。2012年起,“瑞德装饰”每年都是我市超百万纳税大户,纳税额逐年提升。

  其实,在成为技改狂人之前,张一粟是标准的文艺青年。他从小遗传了父亲善书擅画的艺术天赋,而且拥有一副好嗓子,因此满脑子都是文艺梦想。1981年高考落榜后,他考进了遂昌婺剧团。然而,在戏训班学习了半年,他就格外想念父亲的草编墙纸艺术。这份大美无言的诱惑,驱使着他于1984年回到父亲身边学习草编墙纸技艺。不仅如此,在技改之余,他还做起设计,并于1986年9月考取了浙江省职工工艺美术学校,学习装潢设计。在校期间,他的平面设计作品常受到老师表扬。而他设计的草编墙纸借鉴中国传统纹饰,既保持草木的本来色泽,又有着高贵动人的典雅气质,充满东方美学意蕴,受到国外客户的好评。

  左手技改,右手设计,张一粟在传承保护草编墙纸传统技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