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可防可控 2022年04月27日  

  □通讯员 周娉璞

  立夏将至,随着气温的上升,小动物们的情绪比较容易激动,再加上市民穿着清凉,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时,很容易发生意外。目前,世界上尚无针对狂犬病的药物,患者一旦发病,病死率接近100%。但也不用提“狂犬”而色变,只要我们掌握相关知识,狂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动物咬人时,牙齿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经神经末梢上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发病。

  当前,我国狂犬病病例最主要由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所致;其次是通过人体中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被宠物舔舐或接触带有狂犬病毒动物的唾液等污染物而传播;还可以在宰杀病犬等过程中受感染;病人发作时唾液带有病毒,如果此时咬人或其唾液污染健康人的伤口或黏膜,也可引起传播。

  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个月,极少数短至两周以内或长至一年以上,狂犬病潜伏期无任何征兆,目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方法。

  感染狂犬病后的表现

  患者感染狂犬病毒后,临床上最突出的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恐水、恐风是本病的典型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闻流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的咽肌痉挛,患者虽渴极而不敢饮,即使饮后也无法下咽,常伴声嘶及脱水。

  如何预防狂犬病

  若已经发生暴露,预防的手段可根据不同暴露程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一级暴露:如果只是被宠物舔一舔,触摸宠物,未接触自己的黏膜(如:嘴等器官),一般不需要处理。

  2.二级暴露:如果出现压痕、抓痕,并没有出血,应立即用20%的肥皂水和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伤口进行消毒、接种狂犬疫苗。

  3.三级暴露:如果出现流血、破皮的伤口被舔,或者接触了蝙蝠,除伤口冲洗、消毒、接种狂犬疫苗外,还需在伤口局部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这样才能起到综合预防作用。

  人体从注射疫苗到产生抗体需要两周左右,因此发生上述的二级和三级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要越快越好,并且注射疫苗要按期全程效果最好,首次注射的最佳时间是被咬24小时内,按照相应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此外,饲养宠物的市民们需进行登记,并定期带宠物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过于亲密接触野生或流浪动物,不要随意抚摸、逗弄、拍打动物,避免被其舔、抓、咬伤等。狂犬病可防、可控,不可治,防控狂犬病需要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