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马洁如
所谓“尝鲜无不道春笋”,如今正是吃春笋的好时节。然而横店文荣医院最近却接诊了一位因吃春笋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女性患者。
32岁的周女士爱吃春笋。近日,春笋上市后,她特地在家做了一道春笋炖鸡,她和家里人吃了很多。当晚,周女士感觉胃部很痛,以为是自己胃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便没有太在意,硬生生地忍了下来。过了两天,周女士刚吃完饭,突感胃一阵剧痛,遂起身上厕所,回头一瞧,大便居然是黑色的,吓得她赶紧到横店文荣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是消化道出血。
在接诊时,横店文荣医院内镜中心叶挺主任发现周女士原本就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是便问她最近有没有吃什么不太容易消化的东西。“吃得和平时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这两天春笋上市,吃了点春笋。”周女士仔细回想了一下,确实是吃完春笋后的那个晚上开始不舒服的。
“春笋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大量食用后会刺激肠胃、损害胃黏膜,严重的还会导致消化道出血。”叶挺说,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他们的胃黏膜本来就薄,当遇到粗纤维时,就会不堪一击,使得溃疡加重,加速胃出血的发生。因此,有消化道溃疡、胃炎、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春笋。对健康人群来说,平时食用春笋时也要适量,注意细嚼慢咽。
据了解,消化道溃疡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当溃疡发生后,胃壁或十二指肠壁防御能力薄弱,在食物和消化液的刺激下容易引起胃痉挛,从而出现疼痛。当溃疡越来越深,最终会导致胃穿孔,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