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然书写远离“油腻”状态 2022年04月06日  

  章草,是吴振宇十多年来最喜爱、创作最多的书体。

  在写完参赛的《观潮》后,吴振宇再次端详作品,才发现它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章草,至多是打了章草的“擦边球”,他再次为情感体验对书法创作的强大驱动力而震惊。但更震惊的是,他忽然认清了一个事实,“写了十多年章草,直到今天才发现,过去追求的其实是对章草两个字的执念,我真正喜欢的是它融生拙与古茂于一体的视觉体验。十多年前误打误撞,才让它在我的视野里先入为主。但是,只要能真实反映我当时内心的主观感受,我又何必管它是什么字体或书体呢?”他脸上现出久已不见的笑意,瞬间变回少年状态。

  吴振宇至今保存着自己最早的章草作品,那一年他20岁,就读于西安工业大学书法专业,凭一幅章草在全国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中获奖。“那时候的作品写得真自然,越往后书写反而越油腻了。”他笑着调侃自己。

  油腻的感觉是什么?他说就是不再随心所欲,而是要迎合某种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甚至是他人的喜好。“陈传席在评价好作品的标准时,提到一个原则,就是要有一股清气在里面,那种浊气、粗野气、江湖气肯定不行。”这些年,喜欢他的书法作品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人加入他创办的童古书社,跟着他学习书法。他却一直在为摆脱“油腻”而努力着,竭力保持书写的自我个性。甚至,他还以孩子为师。

  作为市外国语小学书法社团老师,他经常会为孩子们那种天真自然的书写状态所打动,“老子喜欢用婴儿打比方,类似于未经雕琢的璞玉或者未经斧斫的木头,这是悟道者初始的状态。他就是希望人们能保持初心,减轻欲望干扰,达到‘抟气致柔’的婴儿状态。”看着孩子们稚拙却自然的书作,他常会开心得哈哈大笑。这种书写里,没有油腻,没有做作,没有匠气,让他常常希望自己的身体里也能永远住着一个孩子。

  “现在许多人的书写都在追求朴拙,但大多在刻意模仿老人或孩子,却少了老人的人淡如菊,也没有孩子的天真稚拙。”孩子的书写最大特点在于没有欲望,“他们不会想着去评奖,去讨好他人,纯粹是出于喜欢,或者是当成学业之外的娱乐。”由此他悟到:书法只有回归书写本身,才能达到最自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