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夜 2022年03月30日  

  □项映泽

  我与星夜

  夜晚走路,我常会抬头仰望。

  夜空中并没有几颗星星,除了一轮桂华外,或许就只剩下依稀可见的天狼。然而那黑是诡谲的,是摄人心魄的。尽管我知道那夜大抵是要被雾霭所遮掩的,那黑也并非来自宇宙深处;但遮掩才是宇宙,它是决不会让你一眼看破它的本质。你须循序渐进,方能一睹这幕布之后的无垠。直视那无边无际总是令人心悸的,而这幕布便使人稍稍舒心——虽然这同样是悲哀。人的征程是没有终点的,一层黑幕犹如受庇护的作茧自缚。幸而月光与不知名的星光照进,才使得在这无形穹顶下的我略感慰藉。

  这幕布也并非没有碎裂时。一次在老家农村,我饶有兴味地看着电视,忽而停电,我不知所措便嚷闹起来。姥姥引我出门,我随着她的示意而抬头,满天星斗,灿若万家灯火。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繁星,在那高而陡峻的夜幕上,北斗、大三角、南十字等熠熠生辉。我忽然贯通了教科书和科普读物中的介绍,以及千百年来中西方文化倾情而毫不吝啬地对星辰的赞美。我觉得仿佛有一层什么看不见的膜被打穿了,宇宙就这样赤裸裸地展现在我面前,令我一眼便望尽了一百五十亿光年——我突然认识到,这就是宇宙。

  于是,每当夜晚辗转反侧时,我总爱起身到窗台前,观那明亮的灯火,观那璀璨的星火,观我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亦是观那不可名状的宇宙之火。此时,我总会超脱起来,那些屋宇楼厦变得分外渺小,生活中的琐事更是不值一提。每次看到星夜,明也好暗也罢,我的心中总会冒出一句名言:“宇宙的最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不可理解的,宇宙的最不可理解之处在于它是可以理解的。”

  人们与星夜

  星夜在人类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当茹毛饮血的类人猿,第一次抬头仰望。当刚学会生火的原始人渴望去往天空,进化的潮流便浩浩荡荡不可停止了。一直以来,星夜都是激发人类好奇心最佳的利器。好奇心,则是驱使文明前进的主要动力。对星夜而言,从双脚站立到驰骋蓝天,从学会用火到发射火箭,从爬下树木到登上月球,文明的进化,不过一刹那的事。

  星空,是古人无法理解的。就像渴望征服一样,人们又希望理解它。古埃及人以星空为尺建了金字塔,美索不达米亚人将星空划分成多个形象的图案。中国自古便有了钦天监观测天象,而阴阳家更是以占星推衍八卦五行。同其他没有规律的事物一样,星空被唯心主义者用作占卜——紫微闪烁、新皇登基、荧惑再现、天灾人祸。

  时间逝去,宫阙作土,然而星夜,一直都在——今月曾经照古人。

  对于普通人,星夜又是美好的寄托。有的人酷爱赏景,在诗文中大加赞颂;有的人渴望团圆,便有了中秋佳节;有的人希冀福祉,朝众星祈祐;有的人天马行空,星中包罗诸神。有人说,他死后会变成星星;有人说,星空是天下千万百姓,不需花一文钱;也有人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星夜当然也会被唯物主义者利用。大航海时代,乘风破浪,多少探险家涉足荒地。身入迷途又如何?山川异域,共沐一片星辰。星星被用于罗盘表与指南针的参照物,人类又一次运用了他们的智慧。星夜慷慨地将这微不足道的定位功能给予了地球上的智慧生物。若有孤行客,夜不得路时,望见天上七星高挂,直指北方,心中也会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星夜下,我愿成为一名马前卒,时时更新,代代前进。或许有朝一日,我亦能成为星光之上的先驱,低头守家国,举首征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