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星田
明天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 全民行动 共享健康 终结结核”。主题旨在突出我国坚持生命至上理念,呼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行动,携手终结结核病的流行,共同捍卫人民群众的健康。
结核病又叫“痨病”,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不受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地区的影响,人体许多器官、系统均可患结核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
结核菌如何传播?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唱歌时,喷出的唾液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大的飞沫颗粒很快落到地面,小的飞沫核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核后,就有可能受到感染。
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另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哪些人易得肺结核病?
吸入结核杆菌后虽然发生结核感染,但绝大多数不会发病。在人体免疫力降低,如糖尿病、矽肺、艾滋病及慢性营养不良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时容易发病,老年人或儿童也是结核病易患人群。
怎样才能及早发现肺结核患者?
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对肺结核的警惕性。当发现周围人群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者时,就应高度怀疑其是否得了结核病,督促其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做X线胸片和痰液检查,减少患者就诊延误、诊断和治疗延误,以及造成结核病的传播。
如何防止结核病在家庭内传播?
首先是肺结核患者要及早进行抗结核治疗,在有力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下传染性大幅下降;其次是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对着家人咳嗽打喷嚏,咳嗽打喷嚏时用餐巾纸遮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痰液要经消毒处理;再者,保持居室经常通风,使空气流通,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1小时,尽可能使阳光照射进房间;另外,需单独居住一个房间,避免与幼儿、儿童、老人密切接触,结核患者的衣被、碗筷定期消毒。
怎样预防结核病?
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并治愈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如果发现有连续咳嗽、咯痰超过两个星期的人,应立即动员他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检查,并按医生要求正规治疗;对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关检查;对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预防结核病的发生;做好人口密集场所的通风和环境卫生工作,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新生儿及时接种卡介苗,卡介苗主要对儿童期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有较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