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气”病妻背后,有位长情丈夫 2022年03月23日  

□通讯员 毛颖莹 走进画水镇画南村岩下自然村蒋崇林的家,清冷质朴,一眼看去没有多余的物件,家门口摆放的几根钓鱼竿较为惹眼。蒋崇林说,今年34岁的儿子蒋伟喜欢钓鱼,这几乎是他唯一的爱好。 14年来,因为照顾中风在床的妻子马菊珍,蒋崇林的收入、精力几乎都倾斜在她身上。儿子、儿媳妇在管理企业、带养孩子之余,也几乎把空余时间倾注在马菊珍身上,但都无怨无悔。 蒋崇林和马菊珍于1986年结婚,婚后夫妻俩曾去广东做油漆活,1992年回到东阳。开始时,夫妻俩在红木家具厂务工,每天起早摸黑,不辞辛劳。长期的劳作,给本来就有高血压的马菊珍埋下了健康隐患。2007年,马菊珍突发中风,幸好送医及时,经过抢救并无大碍。谁知之后几年,马菊珍两度中风,手脚逐渐僵硬,生活日渐不能自理并丧失语言能力。 看着40挂零的妻子痛苦的状况,蒋崇林心如刀绞。他带着妻子到处寻医问药,看遍了杭州各大医院。只要医生建议哪种药物有效,他就毫不犹豫地购买。但在耗费50多万元后,马菊珍病情并未见好转。 蒋崇林是个油漆工,因为手艺好,务工收入较为可观。但妻子患病后,他就放弃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妻子,积蓄很快就耗尽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带上妻子去附近工厂做工。他自己在干活,妻子就坐在轮椅上。洗衣喂饭,端屎倒尿,康复训练,所有的活儿他都亲力亲为。妻子情绪反复无常,他还要尽心抚慰。那几年,马菊珍每年的医疗费用达20多万元,加上儿子在读大学,全家的担子都压在蒋崇林身上,家中渐渐入不敷出。为了增加收入,2013年,蒋崇林一咬牙和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办了“林中珍”红木家具企业,妻子则交给雇佣的保姆照顾,每个月付工资4000元。 尽管如此,蒋崇林还是尽己所能照料妻子。每天早上5点多,他就骑着电瓶车去10公里外的自家企业上班。忙到上午10点半,他又从厂里骑电瓶车回到家里做饭,再和保姆一起喂妻子吃饭。因为马菊珍消化功能减弱,食物都要捣碎,每次喂食还要哄劝。 妻子生病前夕,蒋崇林曾经报名考驾照并交了学费。妻子生病后,他只能放弃学车。天天风雨无阻来回,风吹日晒雨淋,让这个壮汉心力交瘁,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老许多。2020年夏,台风“黑格比”过境,暴雨不止。次日一早,蒋崇林又骑车去上班,经过一段积水路面时,车子侧翻倾倒,蒋崇林摔倒在地,导致肩部和胳膊骨折,住院将近两月。其间,为怕妻子担心,在能下床走动后,他多次请假回家陪伴妻子。 因为长期生病,马菊珍情绪敏感,每到夜晚就会像小孩子一样哭泣。蒋崇林就在妻子的床边搭一张小床,每天躺在她身边,在她哭泣的时候哄她入睡。有时候马菊珍深夜哭泣不止,蒋崇林只得起床抱着她,给她安全感。为了调剂妻子的心情,蒋崇林还特意给她买了漂亮的衣服、帽子、围巾还有首饰。每天下班后,他都会给妻子打扮好,推着她在村里转悠。这是马菊珍最开心的时候,见到熟人就会咧嘴而笑。他还给马菊珍买来墨镜,让她在天气晴好的时候戴上,由保姆推着到户外晒晒太阳。每次马菊珍戴上墨镜出行,村民都会称赞她:“今天你真洋气!” 在蒋崇林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马菊珍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不仅没有中风卧床病人常见的褥疮,而且面色红润,加上穿戴时尚,儿子、儿媳妇孝顺,孙子、孙女绕膝,心情变得大好。“我做了一辈子的保姆,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丈夫,我都羡慕。”保姆姜淑霞说。而在岩下村民的口中,蒋崇林更是被称为“模范丈夫”。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蒋崇林的红木企业经营压力极大,而照顾妻子每年20多万元的刚性支出依然不减。“不管怎么样,即使去讨饭,我和儿子都不会放弃她!”蒋崇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