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春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022年02月23日  

  □通讯员 董赋迩

  最近几天,春雨绵绵,气温反复无常,导致呼吸道疾病频发,小孩等抵抗力差的人群极易感染。广大家长要怎样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昨日,笔者咨询了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健康部部长、儿科病区主任方俊梅。

  据了解,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向外传播,侵入另一易感人体的传染性疾病。初春时节,温差较大,病毒较为活跃,加之幼儿衣物增减不及时、在人群密集场所受到交叉感染等原因,呼吸道疾病也就进入了高发期,家长做好前期预防工作是避免孩子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呼吸系统疾病占儿科门、急诊就诊患者的80%左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早期常表现为咽部干痒、不适、咳嗽等,一般经5至7天痊愈。轻症病例可不到医院就诊,如发热患儿可多饮水、物理降温,必要时服用退热药物;咳嗽患儿可服用一些化痰止咳的中药制剂,但切记少用中枢性镇咳药;除合并细菌感染外,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患儿出现持续发热不退、咳嗽不止等情况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春季空气干燥,加上风多、花粉、飞絮的扩散量也大,过敏体质的宝宝容易诱发哮喘、皮炎、鼻炎、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其中以过敏性哮喘最为危急。过敏性哮喘常突然发作,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哮鸣和咳嗽,常在数分钟内发作,经数小时至数天缓解,急性发作期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迅速控制病情,如无效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春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该怎样预防呢?方俊梅介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方法,首先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讲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摸嘴巴、抠鼻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能够预防大部分的传染病。其次是讲究室内的通风,要保持空气的流通。再是要注意呼吸的礼仪,比如咳嗽、打喷嚏的时候,一定要用纸巾、毛巾捂住口鼻,咳嗽、打喷嚏后要赶快洗手。在春季尽量不要去人多、较密封的公共场所,如果确实需要去的话,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要戴好口罩,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等相关的症状,要立即戴上口罩到医疗机构就诊。

  需注意的是,低年龄组孩子使用的餐具要经常性地煮沸消毒,特别是小年龄组儿童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都要进行煮沸消毒。家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公共场所回到家抱孩子之前都要洗手,并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