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保平
结束了北京冬奥会的队陪工作,曾南珊又恢复了文艺女孩的本真。
这是一个喜欢文学创作的女孩,其文学爱好源于父亲曾毓琳的感染。曾毓琳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散文》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小说、论文,并出版了个人诗集《苍穹之下》。受父亲影响,就读于东阳中学时,曾南珊就喜欢课余练笔,2019年年底,她以“拾青”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2020年3月在“豆瓣阅读”开始连载小说《长夜无荒》,更新了约4个月终于收官。
“长夜无荒”这个词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诗作《短歌行》“短歌可咏,长夜无荒”。大致意思是,吟咏短歌,活在当下,不至荒废岁月。曾南珊说,在这本小说里,“长夜”不仅是一个个加班的夜晚,也是许许多多情绪暗涌的夜晚,是现实生活,也是必须面对的回忆和内心。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曾南珊说,在创作过程中,她借鉴了一些自己的工作经历。她曾就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以及多家知名外企集团,从事内审内控工作,因此对于小说中的不少内容驾轻就熟。
小说连载后反响不错,曾南珊不止一次听到长辈评论:这本小说让他们对“90后”有了新的认识,以后不会再向子女催婚。
“怎么就渐渐 习惯了吵闹陪伴/渐渐看到你 忍不住嘴角上弯/烈阳下撑伞 雨夜中轻唤/无尽夏天 风缠绵雨也缱绻……”业余时间,曾南珊还与4名网友共同创作了音乐单曲《时间的河》,发布在网易云音乐和QQ音乐上。
这番艺术体验,源于曾南珊小时候曾学习钢琴,打下了声乐基础。因为一直很喜欢音乐,在校期间,她跟同学尝试音乐创作。《时间的河》正式发布时,曾南珊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写给所有相信爱、相信美好、相信光的人,要一直相信这世界上的所有美好,相信自己值得。”
大学毕业前,曾南珊放弃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推免保研资格,放弃了北京。她说,人生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只要用心浇灌,梦想就会绽放。
生活中的曾南珊很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