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金甬铁路桥墩南行,眼前是一条3米左右宽的机耕路,路面泥泞不堪,路上唯一的两道车轮碾过的痕迹说明这里少有人来往。除夕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六石街道石塔山南端的田野时,身材魁梧的郑其文正在架设电线,他说:“前几天刚搬家搭好瓜棚,今天到村民家接电,否则,这个春节的夜晚就黑乎乎的了。”
郑其文来自玉环,今年41岁的他已有13年的种瓜史,追寻着甜蜜的事业。
郑其文初中毕业后在当地一家汽配厂当学徒,学习模具加工,还当上了领班。13年前,不安于现状的他决定放弃模具加工手艺改行,跟随父母外出租田种西瓜。除了有一年到过义乌,其余时间都选择在六石街道。
种瓜虽然很辛苦,但收益不错,去年,郑其文在六石街道蟠松村种了20亩麒麟瓜,净收入达到20多万元。西瓜收获后,他又种了10多亩花菜,目前还有一大半没有出售。
西瓜不能在同一块地连续种植,每年春节前夕,瓜农要带上所有的生产生活用品进行一次转场。在朋友的介绍下,今年他在石塔山村租了16亩田地,春节前夕,他除了到附近的集市上卖花菜,其余时间都在搭建瓜棚和育苗大棚,因为过了元宵节,就到了西瓜育苗季,必须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郑其文说,他外出种瓜10多年,只有两个春节是回老家过的。一周前,他的妻子回娘家过年,留下他一个人在瓜棚里坚守,每天起早摸黑在田里忙碌。郑其文认为,外出种瓜虽然比较辛苦,但年底一盘算,心里是乐呵呵的。
“阿爸,我过来烧年夜饭了。”架好电线,郑其文来到附近的一个瓜棚,原来这是他父亲的瓜棚。在玉环,瓜农们都是亲戚带亲戚外出种瓜,这样做的目的是有个帮手,出门在外大家可以互相照顾。
郑其文的父母是老瓜农,每年种植西瓜10多亩。前几天母亲回老家过年,遥遥相望的两个瓜棚只留下父子俩。郑其文说,平常与父母是分开生活,但除夕是团圆的日子,他决定与父亲一起过个年,专门卖了鱼、肉、虾。经过一阵子的忙乎,郑其文做好了红烧肉、油焖虾、清蒸鱼和炒青菜,在简陋的瓜棚里,父子俩端起了酒杯,吃起了这顿简单的年夜饭。